-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荷兰画派的文化记忆
- 罗杰鹦
- 628字
- 2025-04-28 16:57:13
第三章 荷兰画派的现实主义思想
荷兰画派的现实主义思想究竟是高尚还是平庸?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厘清这个问题具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我们认为,其现实性不在于其宏大叙述,而在于其现实描述;不在于其附会风雅,而在于其平凡朴实;不在于其神灵崇拜和英雄仰慕的古典主义艺术之风,而在于其真实反映简约无华的生活场景,再现饱含人文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之魂。其绘画的光泽度、无趣的专注力、悬念是荷兰绘画的三大特色,并被频繁用来描述荷兰绘画观者及与世界的深刻联系。第二章讨论了17世纪中国明朝长物对荷英绘画与小说的影响及其再现。本章节旨在探讨荷兰画派如何以其现实主义思想打造艺术史叙述方法,将17世纪荷兰绘画与现代性联系,其艺术史叙述表达了现实主义意义的矛盾模式与现代主体性知觉动态的联系。
“荷兰现实主义绘画”是个宽泛的术语,泛指荷兰80年独立战争(1568—1648)末期繁盛的荷兰巴洛克艺术风格,在伦勃朗人文主义的画布上,在维梅尔静谧空灵的世俗画以及威廉·卡尔夫(Willem Kalf,1619—1693)精致的静物画上得到升华。荷兰现实主义绘画作为新教艺术,因其日常生活性、生根民族性、平庸与高尚而得名,见证了17世纪荷兰的社会生活状况,如产业经济结构、社会生产与消费习惯、世俗的价值观念、爱国的精神面貌、务实的审美趣味等方面的情况。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众学家批评的对象,但是它对19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1]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对整个欧洲具象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那么荷兰画派是如何体现其现实主义思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