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影响国家治理的复合机制研究
- 梅立润
- 2411字
- 2025-04-28 19:08:38
序二
在现代社会,技术是深刻影响国家治理的关键变量。人类社会当前正在迎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标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公共政策,人工智能时代日益从概念走向现实。在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的难度和智慧化程度都有明显提高。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国家治理时空情境发生新变革,极大地加剧了国家治理问题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优化了国家治理的技术支持,大幅度提高了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图示和经济社会关系,重塑了国家治理的生态条件和主流范式。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人工智能时代,探寻技术影响国家治理形态的核心机制,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亟须深入研究的重大命题。梅立润博士的专著《人工智能影响国家治理的复合机制研究》,基于人工智能必将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现代国家治理这一敏捷判断,尝试进一步深入探究人工智能影响国家治理的具体机制、方式、渠道和途径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技术政治学和国家治理研究领域的创新性力作。
首先,前沿的研究议题。该著作基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犹清晰地记得作者在2019年5月的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中,提出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人工智能和国家治理的关系,我当时是表达了反对意见的。虽然趁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东风,国内学术界对于国家治理议题的研究热情和兴趣骤然激增,国家治理确实是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新兴和前沿议题,但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国内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大数据而非人工智能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人工智能也远没有今天的热度,我认为研究人工智能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尚言之过早。然而作者凭借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在广泛研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不断坚定了自己从事人工智能和国家治理问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并在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后,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作者较早从事该前沿议题的研究,也就在一定意义上占据了学术研究的先机,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对于富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的学术研究而言,选择最具前沿性的研究议题至关重要,该著作的成功充分确证了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
其次,科学的分析视角。作者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和国家治理的内容特性,尤其是技术变革与国家治理的互动历史,立足于中观的机制视角研究人工智能对国家治理的影响,构建了赋能—赋权—赋责的复合分析框架,超越了现有人工智能研究常见的机遇—挑战的宏观视角,实现了研究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互动关系的视角创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开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有效增强国家治理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技术赋能视角集中展现了人工智能增强国家能力的基本向度与细节。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全新而重要的权力资源和权力生产要素,谁掌握该种技术就意味着拥有相应的权力。人工智能由此将深刻调整和变革现有的权力关系,改变现存的权力格局,技术赋权视角试图展示人工智能对国家治理权力结构变迁的多元影响。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双刃剑”效应,既可以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造福社会和人民,也可能被滥用误用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以增进社会大众福祉为使命的国家有责任努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提高国家治理效度,更有责任防范、控制和消解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风险及其衍生性风险,技术赋责视角关注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的潜在风险以及国家在此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赋能—赋权—赋责的三维分析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颇具前沿性和创新性,为全面分析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国家治理构建了科学的理论框架。
最后,新颖的学术观点。前沿的研究议题与科学的分析视角相结合,为提出创新的学术观点创造了更大的机会空间。在该著作中,各种新颖的学术观点随处可见。如作者立足于国家能力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从信息—政策—组织三个具体向度确立了人工智能为国家赋能的空间,即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增强国家信息能力(信息采集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政策能力(政策问题识别能力与政策漏洞查找能力)、组织能力(部门协同能力与政社合作能力)来影响国家治理。同时,作者在关注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对国家与其他主体之间权力关系的影响基础上,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对国家权力在同级部门之间和疆域空间配置层面的影响,认为由于发展人工智能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工作以及人工智能部门掌握着独特的数据与算法资源优势,同级国家部门之间会因此形成以人工智能部门为“伞顶”的伞面状权力关系结构,产生“平级不平权”现象;而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会促使“超级国家”的出现,会开启技术置换权力机制,“超级国家”可以通过数据与算法输入、技术援助、芯片控制等多种方式置换人工智能弱国的部分国家治理权力,从而使得人工智能弱国的国家治理权力空间配置形成一个“翘板式结构”。另外,作者还提出,国家在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向善过程中需要承担自律责任、监管责任、安抚责任,人工智能时代追求国家善治需要遵循敏捷原则、合作原则、均衡原则,作为一种兼具“历史感”“现实感”与“未来感”的新兴国家治理形态,计算式治理是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的总体形态等。这些新颖的学术观点,对于推进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当然也永无止境。作为一个极具复杂性的研究领域,作者对于人工智能和国家治理的研究也仅仅是开了一个头,打开了一扇窗,为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批判和超越的靶子。当然,我们绝不能忽视作者的开拓性努力,因为一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能够激发更多的研究者进入这个研究领域作进一步的探索和耕耘。我想作者在这个研究领域有了很好的开头,我们有理由期待作者未来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唐皇凤
2023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