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从人类文明史的宏阔视域来看,人类从自然中站立起来的漫长历史,既是一个由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异化并克服异化的过程。与私有制逐步建立的历史过程相伴随,在阶级压迫的大框架下,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也伴随其中。母系社会的退隐与男权社会的确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通过人际关系的变化而曲折地表现出来的普遍社会权力运作模式的变化。漫长的男权社会不仅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压抑女性,而且也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形态与制度形式,并努力使这种压迫合理化,让女性在思想上、心理上接受这种权力的运作模式。因此从思想观念变化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过程,进而考察人类自身的解放过程,就构成了人类文明自我解放、摆脱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经过启蒙运动,展开了现代性的思想历程。而这一现代性的思想实质,是与欧洲新兴的工商业阶级的产生、发展到壮大的历程过程相适应的。中国传统社会虽然在迈向近现代化的过程中,走过了比欧洲更为曲折的历史道路,但在反对“伦理异化”(萧萐父语)、追求人的解放的曲折思想历程中,要求解放妇女的思想观念也隐约地伴随其中。庞雯予君目前所著的《晚明至清中期解放女性思想研究(1530—1840)》一书,正是以聚焦的形式,较为集中而系统地描述了中国传统社会16世纪30年代以来到19世纪40年代为止,大约三个世纪里的解放妇女的思想观念,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传统社会自我更化的内容与面向。这本即将面世的新著,既是对萧萐父先生“明清早期启蒙”学说的继承与深化,也是对中国式的内发、原生的现代性诸论说之补充与丰富。据我比较孤陋的阅读所见,也是有关明清三百年解放妇女思想观念较为系统梳理的第一本著作。该著的出版,对于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者和在不同的生活层面继续争取妇女解放的广大女性而言,都将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

目前这部将出版的学术著作,是雯予君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从我再阅读的感受来看,这部著作相较于其博士学位论文而言,有了较大的进步。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女性解放的理论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书中在讨论汪中关于女性的社会作用时,引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论述的“两种生产”的理论,将汪中的论述的现代意义一下子彰显出来了。

其次,在一些历史人物有关解放女性思想的挖掘方面,一些细节上的分析、讨论方面,也有了新的拓展、深化,并更进一步地系统化了,如对于李贽解放女性思想的哲学前提的分析,较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在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均有极大的提高。在有关汪中、章学诚、俞正燮的解放女性的思想研究方面,亦有新的拓展。而在有关钱大昕与焦循的女性观的讨论方面,章学诚女性观的内在矛盾的揭示,均较其博士学位论文中的论述更为深入、细腻。由于引入了现代女性主义的视角,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母权与女权作了明确的区分,因而对当代某些研究儒家的学者将“女主内”视为一种女性的权力,进而认为女性在儒家的家思想中是有权力的观点,提出了颇有思想启示力的疑问。

最后,对于解放妇女到妇女解放,再到人的解放的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如作者在结语中对本土解放女性到女性解放思想之间关系的思考,对把“返本”是否可以“开新”,儒家的“男女有别”观点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的讨论,都具有思想的启迪意义。

虽然,这本著作相对于其博士论文而言,已经取得了诸多新的成绩,但雯予君在目前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女性解放的思想历程的研究,似乎仍然有新的努力方向与学术发展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如果能借鉴谱系学或观念史的方法,梳理中国传统经学中有关女性的正面的或中性的论述材料,对于传统礼制中有利于女性解放的思想材料的发掘并整理,同时借鉴已有的《中国女性诗歌作品集》之类著作的编纂方法,将中国传统社会解放妇女的思想过程作一种全幅式的观照,贯通古今,编出一部中国传统社会从“解放妇女到妇女解放”的典型文献史,从而在此独特的面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我想,这应该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件。另外,似乎也可以借助性别主义的一些分析框架,将自然属性(Sex)与社会性别(Gender)区分开来,从而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中“解放女性”和“女性解放”的思想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则必将有新的学术成果问世。

我非常认同作者在本书结尾处引用的波伏娃的观点,即超越男女的自然性别(Sex)而重视男女的社会合作。我个人一直都认为,妇女解放的问题,始终与人的解放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阶级压迫的社会中,贾母、大观园里的贵族女性,不仅比一般的女性地位高,也比一般的男性,如贾府的焦大等人的地位高出万倍。资本主义社会中有钱有势的女性,也是如此。阶级压迫虽然不是人类历史的全部,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公正、不合理的阶级压迫是一种更大的社会权力分配框架,历史上,以及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现实,都离不开由阶级而制度的压迫女性的大框架,而在漫长的阶级压迫框架下的大男子主义文化及其社会化的性别优势论,如果没有了制度性框架提供的社会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的支持,将会如丧家的、饿得无力伤人的野狗,至多能发出几声咆哮而已。因此,坚持女性主义立场,或者保持女性主义视角与立场的女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争取女性特有和应有的权利的过程中,不能抽象地把男性视为敌人,而应该携手觉醒的男性一道,在争取人的解放过程中实现自身性别的解放。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女性的解放而促进人类自身的解放,这将是人类的整体事业,而不只是单个性别的任何一方各自为战的性别战争。

我希望雯予君在未来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争取再写出一部有关中国社会从解放妇女到妇女解放,再到人的解放的思想史新著。

是为序

吴根友

2023年5月7日星期一晚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