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杀鸡给猴看

当小袁营和昨天一样集合完毕之后,唐平安还有一个发现。

昨日集合的时候,不少人是在议论纷纷的。但是这一次,大部分人却没有说话,显得有点反常,就连小孩,都没多少像昨天一样玩耍的。

袁时中跨步而出,站在最台前,大声喊道:“我们也不多废话了,想走的兄弟,都站起来,我看看有多少人,好给散伙费!”

赵继德等人,大声把他的话传开,让所有人都能听到。

唐平安扫视着眼前的一万多人,看着有多少人会站起来。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来回扫视了两遍,竟然没看到有人站起来。

顿时,他就诧异了:这是担心散伙是假的,还是真没有人想散伙?还是说,想散伙的人,在想着其他人先站起来,怕当出头鸟?

又过了一会之后,还是没有人站出来。

唐平安有点摸不清,当下到底是什么情况,便转头看向身边的人。

他发现,刘玉尺的脸上,似乎是带着果然如此的微笑,和袁时中以及朱成矩不同。

这是什么意思?

袁时中也看到了唐平安在看他们,知道唐平安在想什么,便又大声喊道:“没时间耽搁的,难道你们还不信我老袁的话么,要散伙就散伙,给散伙费!”

在等了一会之后,还是没有人站起来。

于是,袁时中看看前面的战兵,又大声喊道:“黄牛,你要散伙么?”

听到点名,坐在前面的一个壮汉,便想站起来说话,但是在站了一半之后,他又连忙坐下,然后大声回道:“大哥莫要叫我,我可不要散伙!”

“哦,以前的时候,经常是你缴获最多,我知道你有老娘的,一切缴获都归公,你还愿意?”

唐平安听到对话,仔细观察那个叫黄牛的壮汉,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但是脸上带着憨厚,此时被袁时中点名说话,似乎还有点急的意思。

“都是有大哥,我和我娘才活着,离开大哥,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活下去。再说了,会首可是当时张良,那可是神仙看中的,跟着干就成了。跟着大哥和会首,就算我死了,你们也不会亏待我娘是不是?”

“对,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要跟着大哥继续干,不走!”

“俺要加入太平会,那样才有好日子过!”

“……”

在黄牛回答了之后,他身边的不少战兵,跟着一起附和了起来,随后,更远的地方,也都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都是一个意思。

他们都认袁时中,离了袁时中也不知道去哪,又知道会首是得神仙传授本事的人,跟着一起干,未来也有希望。

又过了一会之后,局势就明了了,没人站起来的意思,是真没人想散伙。

唐平安看得很欣慰,袁时中所领的小袁营,虽然人数少,实力在明末中的各方势力中算弱的,但是,他们却很团结。

想想也是,要是不团结的话,就算袁时中之前要北上杀鞑子,怕也不会有人愿意跟着他去了。

或许说,那些意志不坚定,想法多的人,都在那个时候离开了小袁营;坚定跟着袁时中北上杀鞑子的,就不可能因为如今这点改变就离开小袁营。

毕竟鞑子的凶残,还有鞑子的威名,可都是非常有名的。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听到身边的刘玉尺低声说道:“昨日我就给他们说了会首得道士传授天书的事情。这个没经过会首同意,莫怪,莫怪!”

唐平安闻声,转头看向刘玉尺,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之前扯出天书的故事,其实不就是为了给自己身上加一层光环,可以更大的影响袁时中和刘玉尺他们么!

如今,刘玉尺把这个传出去,他又怎么可能会怪罪!

不过经过刘玉尺这么一说,又听到有人回答袁时中的话中,也有这个因素,他便也多明白了一分。

看来神神鬼鬼的事情,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

“会首,看来没人要散伙。”

唐平安听到袁时中对他说话,便转头看向他,微笑着说道:“那好,我们就开始下一步吧!”

听到这话,袁时中便大喊道:“会首给我们选了一个家,大家收拾东西,准备走人。有能写会画的,过来这边,其他人散了。”

听到这话,唐平安赶紧提醒道:“不管男女!”

这个事情,他们开会的时候说过,但是袁时中显然忘了。

此时,得到他的提醒之后,袁时中赶紧又补了一句道:“男女老少爷们,只要能写会画的,都来!”

随着小袁营将士全都散去,朱成矩也离开,去安排拔营的事情,人都差不多走光了,竟然也没人到台前来。

见此情况,袁时中无奈地对唐平安说道:“看看,都说了吧,就只有老刘是秀才,其他人,都是大老粗!”

小袁营中的人,大部分是豫东的穷苦百姓,少部分是山东或者皖北的普通百姓,他们还真没有识字的。

如果是江南一带的话,普通百姓中或许也有几个识字的。

唐平安听到袁时中的话,看到这个结果,心中苦笑,在这个时代干大事,果然是任重而道远啊!

他对此也有意料,也不气馁,当即微笑着说道:“没事,我来教就是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袁营相当于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他书写了。

这么想着,他忽然问道:“袁大哥自己的名字认识么?”

听到这话,袁时中有点不好意思道:“不认得。”

唐平安听了,转头看向刘玉尺,然后说道:“这样,我们先从教大家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让人找一块能写字的东西,木板,布料等等,都可以,我们两人写上他们的名字,让他们自己认,然后他们身边的人认,这样最容易记住。”

这是后世时候在军中扫盲的时候,用的一种方法,他自然随手就借鉴过来了。

刘玉尺一听,顿时笑道:“这个法子好,他们记不住别的字,自己的名字总能记住吧!”

袁时中听了,也是附和道:“对的,自己的名字肯定是要认得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他可以不在乎认不认得其他字,但是,就算再顽固的人,对于自己的名字,也还是有意愿去认识的。

他们一边走下台子,一边说着:“我们的花名册,还是要尽快搞出来,还包括大家擅长什么,这个事情,主要要我们三个人来做了。”

唐平安指的三个人,是他自己,刘玉尺,还有一个不是袁时中,而是他的书童唐顺。

要做的事情很多,就听他又说道:“还有,也要尽快挑选出一些伶俐的人,让他们会学军纪曲子,然后在军中传开,争取到胶东半岛的时候,所有人都记住了。”

“……”

事情实在太多,这时候的唐平安,甚至都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十个人,百个人来做事。

与此同时,远在襄阳,当然,这时候已经被李自成改为襄京,在原襄王府,如今也已经改为新顺王府。

大堂之上,独眼的李自成,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听着手下人在禀告事情。

在他的下首一侧,是一群读书人装扮的人,为首那人,便是李自成队伍中目前唯一的举人,叫牛金星。而在他之下,却是一个身材矮小之人,此乃李自成的谋士宋献策。

在这群读书人的对面,则是一群穿着盔甲的武将。为首那人,牛高马大,一看就是有一把大力气的人,此乃铁匠出身的李自成手下第一大将刘宗敏。

此时,堂中之人,正在禀告消息的武将,则是李自成的妻弟高一功,只听他在说道:“……杨承祖那厮狡猾,表面答应,趁我们不备时出逃,我追之不及,他已投靠了郧阳守将徐起元,因此,只能无奈回来。”

李自成听了,有点不高兴。

这杨承祖是罗汝才的心腹,他杀罗汝才之后,为收买人心,对于其他人,都是安抚为主,结果没想到,这个杨承祖竟然还是叛逃了!

不服他,真是该死!

边上的宋献策看到这一幕,便出来说道:“大元帅,去一个杨承祖而已,无关紧要。如今我们连得两支大军,实力一下远超其他,派人去训斥八大王,而其胆寒不敢应之。如今天下,以大元帅独尊!”

李自成一听,又重新高兴了起来,在吞并了罗汝才和革左五营之后,他的实力,问鼎天下的希望,就一下提高了不少。

不过,他只是高兴了那么一会,很快就脸色一沉说道:“但是,那袁时中却不肯从我!”

袁时中在开封之战中私自离去,而后对他的命令不管不顾,很是有损他的面子。

听到他这话,牛金星出列说道:“如今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部众,未必就真心拥戴大元帅了。因此,以我之见,袁时中这个刺头必须除掉,此乃杀鸡给猴看,告诉那些人,不肯臣服大元帅者,杀!”

宋献策听到这话,立刻点头,说道:“听说他还领兵去杀辽东义军了。如此看来,估计也是和官府有勾结,否则如何会去杀辽东义军?”

袁时中主动北上抗击满清这个事情,其他任何人,包括李自成这边和朝廷那边,都是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