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十人之谜

九月的海北,暑气仍在肆虐,空气里裹挟着灼人的热浪。我站在操场上,望着眼前九张略显陌生的面孔,他们眼底闪烁着研究生新生特有的青涩与憧憬。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往后的学术征程,我们将携手同行,在知识的海洋里并肩作战。

“要不我们一起建个群吧,以后有啥事一起交流。”我搓了搓微微冒汗的手,打破了空气中凝滞的沉默。这句话一出口,原本略显拘谨的氛围似乎松动了些许。

苏昊推了推那副总是滑到鼻尖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有星光在其中闪烁:“可以,可以,面对面建群吧,验证码 3569。”他一边说着,一边动作利落地掏出手机,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神情专注而认真,仿佛在进行一场重要的操作。沈雷则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嘻嘻地凑到苏昊身边,脑袋几乎要贴在手机屏幕上,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赶紧的,我都等不及和大家分享新发现了。”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像极了一个急于展示新玩具的孩子。而高志扬则安静地站在一旁,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不声不响地拿出手机,默默开始操作,周身散发着沉稳内敛的气息。

随着几声清脆的“叮咚”提示音,群聊界面在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上依次弹出。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头像,一种奇妙的归属感油然而生。鬼使神差般,我在群名栏输入了“严门”两个字。“就叫这个吧!”我扬了扬手机,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与期待,“以后咱们可都是严老师门下的第一代弟子了。”

“这名字霸气!”沈雷兴奋得一拍大腿,眼中满是激动的光芒,“感觉一下子就有了归属感,以后咱们就是同门师兄弟了!”他的话仿佛点燃了一团火,苏昊和高志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一时间,实验室里的气氛热烈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陌生感在欢声笑语中渐渐消散。

就在这时,沈雷突然压低了声音,眼神中透着神秘,凑到大家跟前说:“你们说,严老师也太厉害了吧,第一届招 10个人,我记得学校规定每一届只能招 8个人吧?”他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大家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我微微皱眉,脑海中回忆着之前听到的消息,思索片刻后附和道:“是的,我听说也是,还纳闷呢,这多出来的名额到底是怎么回事。”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忍不住想要探寻真相。

苏昊又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一种知晓重大秘密的得意神情,说道:“我知道内幕!严老师和我说,把我和高志扬挂在徐飒老师名下了。徐飒老师快要退休了,今年只招了两个学生,所以名额有空余!”他说起这事时,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仿佛自己参与了一场了不起的计划。

“怪不得呢!”沈雷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脸上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我说怎么感觉咱们这届人数有点不对劲,原来是严老师另辟蹊径啊!”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高志扬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既能跟着严老师学习,又能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指导,说不定对我们的研究更有帮助。”他的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随后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我看着群里不断跳动的消息,想象着未来和这群伙伴一起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激烈讨论的日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严门”这个群名,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承诺,承诺我们将在严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术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前行。无论前方是荆棘还是坦途,我们都将携手面对。

从此“严门”的诞生和招生秘密的讨论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而我们的研究生生活,也将从这个充满故事的群聊开始,翻开崭新的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严门”的每一位成员,都将带着这份独特的情谊与使命,在学术的天空中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