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冷酷实验与废土侦察

魏晨拔出长刀,刀锋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开始实验。”他看着地上被捆绑的行尸,声音平静。

房间内光线昏暗,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光线勉强照亮了这个破败的空间。行尸躺在地上,四肢被尼龙绳牢牢捆住,徒劳地扭动着身体,发出嘶哑的声音。

魏晨先用刀尖轻轻划过行尸的手臂。刀刃划开灰白色的皮肤,露出内里暗红色的组织,但行尸除了挣扎更加剧烈外,并无其他反应。伤口也没有流血,只有些许黑色液体缓缓溢出。

“痛觉已经消失,伤口不会愈合,也不会流血。”魏晨记下这一点。

他继续测试,这次用力砍向行尸的左手。刀刃切断了手腕,手掌掉落在地上。行尸挣扎愈发激烈,但断手处仅流出少量黑色粘稠液体,随即停止。

“断肢不会导致死亡。”

魏晨又切开行尸的腹部,肠道和内脏暴露在外。这些器官已经呈现灰黑色,明显失去了活性。行尸依然活动,攻击欲望不减。

“内脏受损无效,继续测试。”

他将刀尖刺入行尸的心脏,贯穿而过。行尸身体猛地弹起,然后又跌回地面,但很快恢复了挣扎。

“心脏受损也不致命。”

最后,魏晨将刀尖对准行尸的头部。他犹豫了一瞬,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对即将破坏一个曾经是人类的生物感到一丝不适。但这种情绪很快被专业的冷静取代。

他向下刺去,刀尖穿透颅骨,直入脑部。

行尸全身剧烈抽搐,嘴里发出最后一声嘶鸣,然后彻底静止不动。

“果然。”魏晨抽回长刀,擦拭刀刃上的黑色液体,“只有彻底破坏大脑才能终结它们。”

他站起身,看着地上已经完全静止的行尸。这具曾经的人类躯体现在只是一堆毫无生气的烂肉,但他并没有感到恶心,只是对这种扭曲的生命形态产生一种奇特的距离感。

“这是必要的实验。”魏晨对自己说,“现在至少知道了它们的致命弱点。”

他从背包中取出笔记本,记录下实验结果:

“行尸弱点确认:1.普通伤害无效;2.断肢不致命;3.心脏损伤无效;4.只有脑部彻底破坏才能终结。行动建议:攻击时直指头部,避免无谓消耗体力。”

写完后,他思考片刻,又补充道:“它们的生命形态已经发生根本变异,不再遵循常规生物学规律。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或许与此地狂暴的灵气有关。”

魏晨将房门反锁,确保安全后,打开背包取出无人机和控制器。

“该了解更多外面的情况了。”

他按下开关,无人机启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魏晨看了眼控制器上的电量显示:满格,足够飞行两小时。

“去楼顶。”

魏晨谨慎地打开房门,确认走廊无异常后,快速行动起来。按照现代建筑的常规设计,他找到了通往楼顶的通道。

楼梯间昏暗狭窄,墙上涂鸦和血迹交织。每上一层,魏晨都会停下来,倾听片刻,确保前方没有威胁。几分钟后,他推开楼顶的铁门,刺眼的阳光照在脸上。

楼顶视野开阔,四周是一片破败的城市景象。远处高楼的玻璃碎了大半,街道上尽是废弃车辆和垃圾。

魏晨放飞无人机,通过控制器上的屏幕观察画面。无人机升空后,他操控着它向城市各个方向飞去,系统地探索周围环境。

首先是东面,无人机镜头捕捉到一条主干道,道路上横七竖八停着数十辆汽车,有些撞在一起,有些侧翻在路边。行尸三三两两游荡其间,行动迟缓但目标性强,不时会朝着某个方向聚集。

“东面主干道,行尸密度中等,不适合通行。”魏晨在笔记本上记录。

无人机转向南面,画面中出现了一个购物中心,玻璃幕墙多处破损,但建筑主体完好。周围行尸较少,似乎大部分都被困在内部。

“南面,大型购物中心,行尸较少,潜在物资点。”

西面是一片住宅区,低矮的公寓楼和独栋别墅参差不齐。这里的行尸密度最高,成群结队地在街道上游荡。

“西面,住宅区,行尸密度高,危险,暂时避免。”

北面情况最为复杂。一座警察局矗立在十字路口,门前停着几辆警车。不远处是一家医院,医院前的空地上搭建着类似军用帐篷的临时设施,周围有铁丝网围栏,但多处已经倒塌。

“北面,警察局和医院,潜在武器和医疗物资点。”

魏晨继续操控无人机放大细节。他注意到警察局的武器库门似乎完好,这意味着里面可能还有枪支弹药。医院的药房区域窗户封闭,也许药品尚未被洗劫一空。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超市。距离他所在的楼不到半公里,一家中型超市的招牌依然醒目。门口行尸不多,内部光线充足,从破损的窗户可以看到货架上还有物品。

“最近目标:超市,距离适中,行尸少,物资丰富可能性高。”

他收回无人机,将设备小心收好。通过这次侦察,他对周围环境有了基本了解,也标记了几处潜在的物资点。

先清理一下这栋楼,看看能否找到有用的信息。”魏晨决定道。

他从楼顶下来后,开始系统地搜索每一层楼。大多数房间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破碎的家具和散落的杂物。他仔细搜寻着任何可能有用的物品,时不时会遇到游荡的行尸,一刀穿颅,解决得干净利落。

在四楼的一间公寓里,魏晨推开门,一股腐败的气味扑面而来。屋内光线昏暗,但足以看清室内状况。一具干瘪的尸体蜷缩在角落里,已经部分腐烂,但并未变成行尸。

“死亡方式不同。”魏晨皱眉观察,“这人似乎是被饿死的。”

尸体旁边放着一个小背包,里面有几个空罐头和一本皮面笔记本。魏晨小心翼翼地拿起笔记本,翻开第一页:

“3月15日——一切都变了。那场突如其来的日食后,所有电子设备都失效了。人们陷入恐慌,开始抢购物资。我设法囤积了一些食物和水,暂时安全。”

魏晨继续翻阅:

“3月18日——街上的骚乱越来越严重。警察和军队开始维持秩序,但情况似乎失控了。有传言说城市边缘出现了奇怪的大雾。”

“3月20日——大雾蔓延到了市中心。那不是普通的雾,它带着一种奇怪的能量。我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很多人开始生病,症状像重感冒,但比那严重得多。”

“3月23日——情况恶化。医院人满为患。有人在街上突然倒下,几小时后又站了起来,但他们…已经不是人了。他们攻击所有活人。我决定躲在公寓里,等待救援。”

“3月30日——食物只够一周了。外面全是那些东西。我试图联系其他幸存者,但对讲机只能接收到零星的信号。听说有人在组织营地,但位置不明。”

最后几页字迹潦草,充满绝望:

“4月12日——食物用完了。我太虚弱,无法外出寻找补给。窗外那些东西日渐增多。我看到有些行尸和普通的不一样,它们更快、更强。有传言说,有人在这场灾难中获得了特殊能力,但我没见过。”

“4月15日——渴…饿…如果有人找到这本日记…请告诉我的家人…”

笔记到此结束。

魏晨合上本子,陷入沉思。这本日记揭示了这个世界末日的开端——日食、电子失效、大雾、行尸变异,甚至可能还有“特殊能力”。

“灵气复苏,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魏晨低声推测,“那些适应了灵气的人可能获得了某种能力,而不适应的则变成了行尸。”

他小心地将笔记本收进背包。这是宝贵的情报,或许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

离开这间公寓,魏晨继续搜索其他房间,收集了一些实用物品——几瓶未开封的水,一些罐头食品,一把多功能刀,以及一些可用于制作简易武器的材料。

回到自己的安全房间,魏晨整理收获,规划下一步行动。超市将是他的首要目标,既可能有丰富物资,又是了解更多情报的机会。

魏晨握紧了刀柄。这个废土世界充满危险,但也蕴含着他所需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