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年暨秦王政二十八年,嬴政雄心勃勃地开启了东巡之旅。这一日,车队与船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海岸边,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海浪拍打着岸边,似乎也在为这支庞大队伍的气势所震撼。嬴政端坐在华丽的马车之中,透过车窗,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片辽阔疆土的志在必得与无限期许。
“陛下,前方便是成山了。听闻此处风光独特,陛下此番东巡,定能在此留下千古佳话。”赵高弓着身子,满脸谄媚地说道。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一丝威严:“朕此次东巡,一来祭祀天地,祈求大秦江山永固;二来巡视民情,看看朕的子民是否安居乐业。成山,朕倒要看看它有何特别之处。”
然而,就在车队抵达成山之时,嬴政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身体仿佛被重锤击中,瘫倒在车辇之中。随行的太医们立刻围了上来,个个神色慌张。
“陛下这是怎么了?快,快给陛下诊治!”李斯焦急地喊道,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太医们手忙脚乱地为嬴政把脉、查看舌苔,一番折腾后,却都面露难色。为首的太医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说道:“相国,陛下这病来得蹊跷,脉象紊乱,寒热交错,我等实在是……实在是看不出病因啊。”
李斯瞪大了眼睛,怒喝道:“你们这群庸医!陛下若是有个闪失,你们都得陪葬!再仔细瞧瞧,定要找出病因,治好陛下!”
众太医吓得连连磕头,却依旧毫无头绪。此时,整个东巡队伍都陷入了慌乱之中。士兵们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车队停在道路上,动弹不得。嬴政的病情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众人心头。
“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大秦的天子就要在此倒下?不行,我必须想办法救陛下!”李斯在心中暗自思忖,心急如焚地在车辇外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凑到李斯身边,小心翼翼地说道:“相国,小的听闻附近的百姓都信奉一位赤山明神,据说这位明神神通广大,能祛病消灾。或许……我们可以向他求助?”
李斯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赤山明神?竟有如此神奇之人?你且详细说来。”
士兵连忙说道:“相国,小的也是听当地百姓所言。这赤山明神守护着附近的海域和百姓,每逢有人遇到危难,只要诚心向他祈祷,往往能得到庇佑。小的觉得,陛下如今重病,或许这明神能有办法。”
李斯沉思片刻,权衡利弊后,决定死马当作活马医:“好,你即刻挑选一队精锐骑兵,随我前往赤山,向明神求救。此事十万火急,不得有误!”
于是,李斯带着一队骑兵,快马加鞭地朝着赤山奔去。一路上,马蹄声如雷,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一条长长的烟雾带。众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赶到赤山,求明神拯救秦始皇。
经过一番疾驰,他们终于来到了赤山脚下。赤山高耸入云,山上云雾缭绕,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李斯抬头望着这座山,心中既充满期待,又有些忐忑。
“不知这赤山明神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神奇,能否救陛下于危难之中。”李斯喃喃自语道。
他带领着士兵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一路上,只见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间溪流潺潺,仿佛与世隔绝的仙境。然而,此时的李斯无心欣赏这美景,他的心中只有秦始皇的病情。
终于,他们来到了明神庙前。这座庙宇虽然不算宏伟,但却庄严肃穆,透着一股神圣的气息。庙前的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腾,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对明神的虔诚。
李斯毫不犹豫地带领士兵们在庙前跪下,他自己更是长跪不起,口中念念有词:“赤山明神在上,大秦丞相李斯今日冒昧前来,恳请明神大发慈悲,救救我大秦天子。陛下他龙体欠安,病情危急,还望明神施展神力,让陛下早日康复。李斯愿以性命担保,日后定当为明神重塑庙宇,再塑金身!”
李斯的声音在山间回荡,他的脸上满是焦急与虔诚。士兵们也都跟着他一起磕头祈祷,希望明神能够听到他们的请求。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庙宇中却毫无动静。李斯心中越发焦急,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打湿了面前的土地。
“明神啊,您为何还不现身?难道是我李斯不够诚心?还是陛下的病情已经无药可救?”李斯的心中充满了绝望,但他仍不愿意放弃。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时,李斯突然感到一阵困意袭来,不知不觉中闭上了眼睛。在梦中,他看到一位周身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神明出现在眼前。这位神明高大威猛,眼神中透着慈悲与威严,正是赤山明神。
“李斯,你一片赤诚之心,我已看到。你且去那红门洞,取九撮土,捻成药丸让你家陛下服下,他的病情自会好转。但你要记住,大秦的江山能否长久,取决于陛下是否能以民为本,施行仁政。”明神的声音低沉而醇厚,仿佛来自天际,又仿佛在李斯的耳边低语。
李斯猛地惊醒,发现自己还跪在庙前。他环顾四周,虽然梦境已经消失,但明神的话语却清晰地回荡在他的脑海中。
“红门洞?九撮土?难道这是明神给我的指示?”李斯心中又惊又喜,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士兵们四处寻找红门洞。
在赤山的一处隐秘角落,他们终于找到了红门洞。红门洞不大,洞口却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李斯毫不犹豫地走进洞中,小心翼翼地取了九撮土,用随身带着的绢布包好。
“快走,我们立刻回去给陛下服药!”李斯心急如焚,带着士兵们马不停蹄地赶回东巡队伍。
回到营地,李斯顾不上一路的疲惫,立刻将用红门洞的土捻成的药丸喂给嬴政服下。众人都紧张地守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嬴政,大气都不敢出。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过了许久,嬴政苍白的脸上终于渐渐有了血色,他缓缓睁开眼睛,虚弱地说道:“朕……朕感觉好多了。”
“陛下!您终于醒了!真是太好了!”李斯激动得热泪盈眶,周围的太医和士兵们也都欢呼起来。
嬴政看着李斯,虚弱地问道:“李斯,朕这是怎么了?为何感觉如此疲惫?”
李斯连忙将向赤山明神求救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嬴政。嬴政听后,心中既敬畏又感慨:“没想到这赤山明神竟有如此神通,朕定要好好感谢他。传令下去,即刻修缮扩建明神庙宇,务必使其更加宏伟壮观!”
“遵旨!”李斯领命而去。
此后,嬴政对赤山明神的力量深信不疑。他在东巡的后续行程中,常常提及赤山明神的庇佑。而贵族阶层听闻此事后,也渐渐生出了“魂归赤山”的观念,认为赤山是一处神圣之地,死后若能魂归此处,便能得到安宁与庇佑。
在嬴政的命令下,明神庙的修缮扩建工程迅速展开。工匠们从各地赶来,带来了最精良的材料和最精湛的技艺。庙宇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变得更加金碧辉煌。
随着时间的推移,赤山明神的威名在大秦的土地上传播得越来越远。人们对他的信仰也越发坚定,无论是百姓还是贵族,都将他视为心中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