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侵占军田

宣府,深夜

烛火摇曳,李承泽伏案批阅文书,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亲兵推门而入,脸色凝重,“卢副总兵急报!“

李承泽接过信函,拆开火漆,卢象升刚劲的字迹跃然纸上: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奉旨查边,已至居庸关。闻有御史弹劾兄'畏敌避战',恐不日将至宣府。兄宜早作准备。“

李承泽眉头一皱,指尖在“畏敌避战“四字上重重一按。

“好一个'不出战'!“他冷笑一声,“多尔衮五万大军压境,我若贸然出击,宣府早成焦土!“

王虎愤然道:“定是范永斗那帮奸商在背后捣鬼!“

李承泽摇头:“不止。“他展开舆图,手指划过宣府至京师的道路,“王家彦是温体仁的门生,此番前来,来者不善。“

三日后,宣府南门大开。

兵部侍郎王家彦一袭绯袍,在三百京营骑兵护卫下昂然而入。他年约四旬,面容白净,三缕长须随风轻拂,看似儒雅,眼神却锐利如刀。

“下官李承泽,恭迎王部堂!“李承泽抱拳行礼。

王家彦淡淡“嗯“了一声,目光扫过城墙上的新筑痕迹:“听闻李守备近日忙于修城?“

“虏骑肆虐,城防乃第一要务。“

“是吗?“王家彦似笑非笑,“可兵部接到的战报,却是宣府月余未发一兵,坐视建奴劫掠蔚州。“

李承泽沉声道:“蔚州距宣府二百里,末将若分兵救援,恐中调虎离山之计。“

“狡辩!“王家彦突然厉喝,“你可知蔚州百姓死伤数千!“他一甩袖袍,“明日校场点兵,本官要亲自查验宣府战力!“

---

夜雨淅沥,李承泽独坐书房。华佗悄然入内,低声道:“查清了,弹劾奏章出自御史吴甡之手——此人与范永斗是姻亲。“

“果然如此。“李承泽冷笑,“王家彦明日校场点兵,必会刁难。“

华佗皱眉:“新式火铳尚未练熟,若仓促演示......“

“无妨。“李承泽指尖轻叩案几,“我自有对策。“

---

翌日,校场上旌旗猎猎。

王家彦高坐将台,看着台下三千军马列阵,忽然道:“听闻李守备改良火器,本官想开开眼界。“

李承泽拱手:“请部堂示下。“

“就比三轮射靶吧。“王家彦指向百步外的草人,“你用新火器,京营用旧铳。“

京营参将得意一笑——他们带来的可是御用火器局的精良鸟铳。

第一轮:固定靶

京营十发七中,宣府新铳十发六中。王家彦摇头:“不过如此。“

第二轮:移动靶

京营骑兵拖拽草人奔驰,宣府火铳手却突然变阵——三人一组,两人支架,一人瞄准。

“砰!砰!砰!“

十发九中!京营参将脸色铁青。

王家彦眯起眼睛:“第三轮,本官改主意了——模拟城防战!“

---

校场北侧突然竖起木墙,模拟攻城梯。王家彦冷声道:“守城方只能用火器,'敌军'至墙下即算破城!“

京营骑兵呼啸冲来。宣府火铳手却不慌不忙,从腰间取出短管铳——这是戚继光秘密研发的“手铳“,专用于近战。

“放!“

三十步内,弹如雨下。更惊人的是,火铳手射完后立刻后撤,第二排从垛口掷出点燃的陶罐——正是改良燃烧瓶!

“轰!“

烈焰腾空,京营“敌军“人仰马翻。

王家彦猛地站起,袖中拳头紧握。他忽然发现,所有燃烧瓶落点竟精准控制在三尺内——这绝不是临时能练成的!

---

“部堂请看。“李承泽递上一本册子,“此乃《宣府防务实录》,记录每次建奴来袭时我军应对得失。“

王家彦翻开,只见每页都详细标注:

-某月某日,虏骑攻东门,守军某队反应迟缓三息

-某墩台烽火晚燃,已杖责哨长

-新式铳管淬火工艺改良记录......

证据凿凿,无可指摘。

“李守备果然用心。“王家彦合上册子,忽然压低声音,“不过温阁老让我带句话——火器图纸若献于朝廷,弹劾之事就此作罢。“

李承泽垂眸掩去冷意:“下官......需要考虑。“

当夜,王家彦驻地外出现神秘人影。翌日清晨,他匆匆离开宣府,甚至没按例巡查粮仓。

亲兵不解:“大人如何说服他的?“

李承泽摩挲着袖中范永斗通敌的供词副本,轻声道:“有些人,更怕自己的秘密见光。“

宣府卫指挥使司·清晨

李承泽翻开积灰的鱼鳞册,手指在发黄的纸页上缓缓移动。阳光透过窗棂,照见册上密密麻麻的朱笔批注——“嘉靖三十七年,左千户所屯田二千四百亩“、“万历九年,实存一千八百亩“......而最新的记录却触目惊心:

“崇祯十一年,宣府卫应存屯田九万六千亩,现勘实二万八千亩。“

“七成军田不翼而飞?“李承泽猛地合上册子,震起一片尘埃。

---

三日后,李承泽带着王虎和两名书办,扮作勘测水文的工部吏员,来到城北二十里的军屯区。

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

本该种植军粮的沃土上,矗立着连绵的庄园。穿着绸缎的管事挥舞皮鞭,驱使佃农在桑田间劳作。更远处,几座砖窑正冒着黑烟——烧制的却是豪门宅邸用的雕花青砖。

“大人请看。“书办老周指着界碑小声说,“这碑文被凿改了,'宣府卫官田'的'官'字改成了'王'字。“

李承泽蹲下身,指尖抚过石碑上新鲜的凿痕。突然,田埂上传来厉喝:

“干什么的!“

五个提着哨棒的家丁围拢过来。领头者满脸横肉,腰间悬着刻有“范“字的铜牌。

---

范家庄园的正堂里,李承泽冷眼看着主座上的胖子——范永斗的堂弟范永昌。

“这位大人好面生啊?“范永昌眯着三角眼,“可是来买丝的?今年上等蚕丝要五两银子一匹......“

“本官查的是军屯。“李承泽亮出腰牌,“这些田亩的契书,拿来。“

范永昌脸色骤变,随即堆笑:“误会!这都是万历年间就买的官田!“他示意管家捧来一摞文书,“您看,盖着大同府印呢!“

李承泽翻检契书,系统突然在视网膜上投射红光:

【检测到文书伪造】

【纸质为天启年新造,印泥成分含西洋朱砂(崇祯初年始入)】

他不动声色地合上文书:“既如此,本官回去核对鱼鳞册。“

刚出庄园,王虎就低声道:“后面有人跟着。“

李承泽冷笑:“绕道去千户所旧址。“

---

破败的千户所里,须发花白的老军户赵诚颤抖着捧出一只铁盒。

“这是嘉靖年的地契副本......“老人掀开盒盖,霉味扑面而来,“当年千户大人怕出事,给每户军丁都抄了一份。“

发脆的宣纸上,清晰标注着田亩四至:“东至响水河,西至黑松林,计四十顷“——正是如今范家桑园的位置!

“万历三十八年,新来的监军说重新丈量......“赵诚老泪纵横,“量完就说我们'侵占官田',生生夺走三十顷!“

“剩下的地呢?“

“天启年闹蝗灾,范家借粮给我们,利滚利......“老人突然剧烈咳嗽,“现在全所兄弟,倒欠范家七千两银子......“

屋外突然传来打斗声。王虎踹门而入:“大人!范家打手围上来了!“

---

二十多个持刀壮汉堵在院外。李承泽拔剑在手,厉声道:“袭击朝廷命官,你们有几个脑袋!“

“荒郊野岭的,谁知道怎么死的?“领头汉子阴笑,“上!“

突然,一支鸣镝箭破空而来,正中汉子咽喉!

“保护大人!“

数十名披甲军士从树林杀出——竟是华佗带着火铳队及时赶到!硝烟散尽时,李承泽踩住一个活口的胸口:“说!谁派你们来的?“

“范、范二爷说......不能让您活着回城......“

---

总兵府夜议,卢象升拍案大怒:“明日就带兵抄了范家!“

“不可。“一个副将摇头,“范永斗的妹妹是山西布政使的小妾。“

李承泽缓缓展开《大明律》:

“卫所军田典卖者,主犯斩,家产充军。“他蘸墨写下告示,“三日后公审军田案,让所有军户来作证。“

“可我们没有足够衙役......“

“不需要。“李承泽眼中寒光闪烁,“明日放出消息——凡指证侵占军田者,所欠债务一笔勾销!“

---

公审当日,校场人山人海。

当赵诚等老军户捧着嘉靖地契跪在公堂时,当火铳队押来范家伪造文书的师爷时,当李承泽当众烧毁军户们的债据时——

数万百姓的欢呼声震碎了宣府的阴云。

系统提示悄然浮现:

【气运值+80】

【警告:山西八大家已联名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