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活体祭坛

江城人民医院的地下三层比墓室更冷。

我攥着陈教授给的特批文件穿过安检门,消毒水气味里混着某种肉类腐败的甜腻。警卫老周的值班表显示他连续值班92天,而他的眼球正在眼白里缓慢增殖,像分裂中的细胞。

“停尸房最近扩建。“老周递来登记簿时,我注意到他指甲缝里嵌着蓝色冰晶,“苏法医要看哪具尸体?“

登记簿上的字迹正在融化。昨天还清晰记录的“南极科考队4号样本“,此刻变成了一串不断跳变的二进制代码。我抬头时,老周的脸在荧光灯下闪烁——左半边是正常肤色,右半边浮现出与暖暖相同的莲花纹路。

电梯下降时发出钢缆摩擦声。透过观察窗能看到,负二层精神病区的走廊墙上布满抓痕,那些沟壑组成的图案与古墓壁画如出一辙。最深处病房的门窗糊满蜡笔画,红色蜡油顺着门缝滴落,在走廊形成小小的血泊。

“叮“

负三层的电梯门缓缓开启。扑面而来的不是福尔马林味,而是浓郁的蜂蜡气息。三十米长的走廊两侧,本该存放尸体的不锈钢柜门全部敞开着,每个格子里都摆着点燃的酥油灯。火光在金属表面投下无数跳动的莲花阴影,而地面流淌的蜡油里,凝固着密密麻麻的指纹。

我的对讲机突然发出暖暖的笑声:“妈妈找到蜡烛了...“

尽头解剖室的门缝渗出蓝光。推门的瞬间,三十台心电监护仪同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本该停放解剖台的房间中央,矗立着一座青铜祭坛——正是古墓人皮唐卡上绘制的那个。坛身刻满梵文与二进制混合的经文,而祭坛顶部摆放的,是女娲十二号卫星的残骸。

“苏法医来得正好。“

声音从背后传来。精神科主任郑明哲的白大褂下摆滴着蜡油,他左手握着暖暖的蜡笔,右手拿着南极科考队的航行日志。当他走近时,我发现他的虹膜里旋转着微型星图——与暖暖瞳孔中的图案完全相同。

“这是本院传统治疗仪式。“他用蜡笔在空中画卦象,线条悬浮燃烧,散发出尸油燃烧的气味,“患者们都很虔诚。“

解剖室的阴影里走出十几个穿病号服的人。他们肩并肩跪坐在墙边,正用指甲在彼此皮肤上刻写经文。最前排的病人突然抬头,溃烂的左脸上,裸露的咬肌纤维正自动编织成莲花形态。

监护仪屏幕突然切换画面。显示的不再是心电图,而是幼儿园监控录像——暖暖正在用蜡笔给熟睡的同伴画脸谱,那些图案与病人脸上的溃烂痕迹完全吻合。

“基因的归基因,量子归量子。“郑主任将卫星残骸放在我手中,金属表面立刻浮现出暖暖的出生证明,“您女儿是完美的媒介体。“

祭坛突然震动。青铜表面渗出蓝色黏液,那些梵文经文像蝌蚪般游动重组,最终变成江城地图。而标记红点的位置,赫然是我们昨天发掘的古墓坐标。

病人集体开始诵经。他们撕开病号服,露出左肩的莲花胎记。当声波达到特定频率时,屋顶的消防喷淋系统突然启动——喷洒的不是水,而是带着冰晶的淡蓝色液体。

我转身冲向门口,却发现解剖室的门变成了青铜材质。郑主任的笑声与暖暖的童谣混在一起,而卫星残骸正在我手中发烫。金属外壳融化后露出核心部件:一个微型陶俑,造型与古墓里炸裂的那个完全相同。

陶俑的腹部突然裂开。无数蓝色丝线涌出,在空中组成江城三维地图。每条街道都标注着日期——全是最近三个月失踪的精神病患者最后出现的时间。

“妈妈,这是白胡子爷爷的船票。“暖暖的声音从监护仪喇叭里传出,“明天我们一起去南极好不好?“

屋顶传来重物拖行声。透过逐渐融化的天花板,我看到无数酥油灯正漂浮而下,每簇火苗里都跳动着幼儿园监控画面的片段。而我的倒影在青铜祭坛上扭曲变形,最终定格为古墓壁画里那个飞天童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