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召唤初试(1)

文韵阁内,静谧得仿佛时间都已停滞。

星辰流转图洒下的幽蓝光芒,如幽谧的月光,与摇曳的烛火相互交织,将林诗韵的身影时而拉长,时而缩短,宛如一幅神秘莫测的画卷。

她赤足轻踏在冰凉刺骨的大理石地面上,寒意从脚底直窜心头,却丝毫未能冷却她心中那股炽热的探索欲望。

十二座古朴的烛台,已然依照《文运通典》所记载的方位,稳稳摆成一个神秘的圆阵。

烛台表面的古老符文,在闪烁不定的火光映照下,似隐似现,仿若蛰伏已久的远古巨兽,正随着烛火的明灭,幽幽地吞吐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林诗韵不禁喃喃自语:“这十二地支方位,真能如典籍所言,沟通天地之间的神秘力量?”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烛台边缘那一道道深邃的刻痕,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既充满期待,又隐隐有些不安。

当她将最后一座刻着“子”字的烛台缓缓嵌入凹槽的瞬间,异变突生。

十二道火苗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召唤,竟同时猛地窜起三寸之高,在空中瞬间凝成璀璨的星芒状,刺目而震撼。

林诗韵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淡青色的裙摆如灵动的流水般扫过地面,刹那间惊起一圈金色的涟漪。

原来,这是地面暗藏的阵法被成功触动,如同沉睡千年的巨蟒,正缓缓舒展着庞大的身躯,发出低沉而古老的咆哮。

紧接着,穹顶之上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仿若远古的雷霆在天际炸响。星辰流转图竟瞬间化作漫天流光,如银河倒泻般汹涌倾泻而下,在圆阵中央迅速汇聚成一片耀眼的金色光幕。

光幕散发的强大力量,震得林诗韵耳膜生疼,几近失聪。

而此时,她手中的《文运通典》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操控,自动缓缓翻开,书页在没有一丝风的阁内疯狂舞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当书页停在记载召唤术的那一页时,奇异的事情再度发生,书上的文字竟纷纷化作点点萤火,在她眼前徐徐勾勒出十二使者的虚幻影像,如梦似幻,亦真亦假。

“莫要轻举妄动!”就在林诗韵满心震撼,几欲伸手触摸那虚幻影像之时,守护灵的虚影裹挟着璀璨的星辉,如流星般骤然出现。

守护灵袍袖一挥,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将光幕压下几分。

它神色凝重,声音中带着一丝警告:“三百年前,曾有狂妄之徒错摆方位,最终招致天雷焚身,魂飞魄散。你可知道,这十二座烛台,对应的正是星落大陆的十二重封印?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林诗韵闻言,浑身猛地一震,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方才心中那股兴奋劲儿,瞬间被冷汗彻底浇透。她惊恐地望着烛火映照下那些扭曲的符文,仔细端详之下,竟骇然发现,这些纹路与典籍中记载的魔气图腾,竟有着几分惊人的相似。

“那我……”她刚想开口询问,话还未说完,宫殿深处突然传来一声低沉而压抑的怒吼,仿若从九幽地狱传来的恶鬼咆哮,令人毛骨悚然。

与此同时,十二座生肖水晶座椅竟同时泛起诡异的血光,将整个文韵阁映照得阴森恐怖,仿若人间炼狱。

守护灵的面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它焦急地喊道:“魔气感知到文韵之力的波动了!你若不能在盏茶时间内完成召唤,这文韵阁……”

话还未说完,便被突然暴涨的烛火所吞没,声音戛然而止。林诗韵只感觉掌心的《文运通典》突然变得滚烫无比,仿佛一块烧红的烙铁,几乎要将她的手掌灼伤。

“我必须成功!”林诗韵咬着牙,将典籍紧紧抱在胸前,指甲深深掐进封面,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

此时,她的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无数画面:

图书馆里那些安静沉睡的古籍,每一本都承载着无数的知识与秘密;父亲临终前,那只枯瘦如柴却依然紧紧握着青铜书签的手,眼神中满是对她的期望与不舍。

“这是我在这世界立足的根本!我绝不能放弃!”她在心中不断给自己鼓劲。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阁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息,烛火的光芒在这诡异的气氛中摇曳不定,投下一片片扭曲的阴影。

林诗韵的目光缓缓扫过圆阵中的每一座烛台,在心中默默背诵着典籍里的方位口诀。她的眼神逐渐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她的心间。

当她再次抬头时,眼中已燃起决然的火焰,那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淡青色裙摆无风自动,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牵引。

发间的玉簪,那是父亲留下的珍贵遗物,此刻竟突然迸发出微弱的光芒,与手中的《文运通典》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光芒相互交织,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她与这两件宝物紧紧相连。

林诗韵握紧双拳,一步一步,坚定地踏入圆阵中央。她的身影在金色光幕的映照下,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毅。

“今日,我定要看看,这文韵之力,究竟有何玄妙!”她的声音在文韵阁内回荡,虽略显单薄,却充满了无尽的勇气与决心,似要冲破这压抑的黑暗,探寻那隐藏在神秘力量背后的真相。

林诗韵深吸一口气,指尖不自觉地收紧,《文运通典》封面上的符文在她指节下仿佛被注入了滚烫的温度,微微发烫。

她猛地抬起头,清朗的吟诵声瞬间划破文韵阁的寂静,如同一把利剑直刺苍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声波震荡,重重撞击着穹顶那幅神秘的星辰流转图,震落了几点细碎的星光,如同夜空中悄然坠落的泪滴。

刹那间,十二座烛台的火苗猛地窜起,像是十二头蛟龙腾空而起,赤红火柱直逼一丈之高。烛台表面的古老符文仿若被赋予了生命,扭动着身躯,散发出诡异的幽蓝光芒。

空气里泛起层层涟漪,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巨石,林诗韵淡青色的裙摆被这股力量掀得猎猎作响。她紧盯着逐渐汇聚的金色光芒,心脏剧烈跳动,几乎要冲破胸腔,满心都是即将成功的期待,在心底不断呐喊:“成了!”

然而,就在光芒即将凝聚成实体的千钧一发之际,宫殿深处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仿佛来自远古的巨兽在宣泄着无尽的愤怒。

十二座生肖水晶座椅同时爆发出刺目的血光,如同十二道利箭,瞬间穿透穹顶。原本即将凝聚的金光,如同遭遇了一只无形的大手肆意搅散,化作万千流萤,在半空中闪烁几下后,无奈地湮灭成点点火星。

“不!”林诗韵失声尖叫,踉跄着向前扑去,双手拼命挥舞,却只抓到了一把消散的光芒。烛火“噗”地一声熄灭,符文也随之黯淡无光,文韵阁瞬间重新陷入死寂,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虚幻的梦。

她呆立在原地,额前的碎发被冷汗紧紧黏在苍白的脸上,手中的典籍无力地垂落,几页纸被穿堂风轻轻掀起,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她听来,却像是无情的嘲笑。

“为何……为何会这样?”她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哭腔,满心的不解与不甘如同潮水般翻涌。

记忆中典籍上的字句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每一个步骤、每一处方位,她都反复确认,自认为不曾疏漏分毫。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腥味在口腔中蔓延开来,却远远比不上此刻心中的苦涩与绝望。

“传承者,莫要慌了心神!”守护灵的虚影裹挟着星辉闪现,袍袖间还残留着淡淡的焦糊味,显然方才的异变也令他措手不及。

他望着林诗韵失魂落魄的模样,长叹一声:“你只知依葫芦画瓢,却未领悟文韵之力的精髓。”

“精髓?”林诗韵猛然抬头,眼中满是不甘,“典籍中说,吟诵诗词便可召唤使者,我明明……”

“诗词是死的,人是活的!”守护灵突然厉喝,袍袖一挥,空中浮现出一位白衣文韵师的虚影。

那人执笔写下“大江东去”四字,霎时间,文韵阁内竟响起滚滚涛声,仿若置身于磅礴的江水之畔。“文韵之力,在于以心驭文,以情化力。你方才的吟诵,不过是空洞的字句,如何能打动天地?”

林诗韵咬着下唇,望着重新归于平静的烛台。那些曾闪耀的符文此刻如同沉睡的巨兽,无论她如何呼唤,都不再回应。

她想起穿越时的无助与彷徨,想起典籍中描绘的文韵师那令人向往的风采,一股倔强从心底缓缓升起:“我不信!不过是第一次尝试,岂有就此放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