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读者反馈,我这一生,无愧为师

“呵呵,这还真的是……一书成名天下知?”

晚上,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吃着简单的晚饭,张爽的脸上依然还挂着苦笑,之前被邻居们围攻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让人心惊又好笑。

毕竟在95年这个时候,“作家”这两个字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虽然已经没有了七八十年代时的那种“神圣”与“崇高”的涵义。

但依然也是人们心目中尊崇与羡慕的存在,尤其是这位作家还能通过写作赚到稿费。

一千多块钱啊!

这年头,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也才500块,有的甚至还达不到!

这孩子,写了两万多字,就赚到了他们两个多月拼死累活才能赚到的钱!

谁会不羡慕,谁会不向往?

“呵呵,那些人啊,一听说有钱赚就涌过来了,一听到这钱难赚就打退堂鼓了,真有这种学习的毅力,干那一行不能成功啊?”

张静一边挑着一根炒藤藤菜放进嘴里,一边不屑地吐槽着那些大妈大爷家没出息的孩子。

“呵呵,小爽,这次你可给妈妈争光了,让他们平时在背后嚼舌根说闲话,说你什么找不到工作只能待业在家里啃老……妈妈最相信你了,加油,争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哦!”

望子成龙的张妈此时也是一脸的幸福和骄傲,宠溺地从盘子里挑起一大块的排骨放到了儿子的碗里,想了想,又挑起一块放到女儿的碗里,自己则是从排骨汤里挑起了一块玉米小口地啃了起来。

没错,这次的《科幻世界》在发售后,迅速地获得了社会上极大的反响。

又因为《乡村教师》被安排在了这一期的第一个故事,所以读者们对它的印象也是更加的深刻。

李宝库老师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迅速地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共鸣,特别是自己本身就是教师,或是家中有亲人担任教师的,更是感同身受。

《科幻世界》的一位忠实读者旁顺发,就是其中的一员。

旁家世代都是老师,书香门第。

于是他怀抱着赤诚的热情,在八十年代中期,在燕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没有留在燕京的学校任教,自发地申请下了乡,来到了西南的一个偏远乡村里支教。

这位当年还是一个体格壮硕的年轻小伙,怀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想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文化带入乡下,传播到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之中。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下乡之后,原本以为自己遇到的,会是村里人淳朴的笑脸和热情的欢迎。

但没想到刚去的第一天,就备受打击。

学校给他分配的房间,被校长的一个亲戚占住了,说是来教英语的,结果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发音还全是中式拼音。

住的地方是一间窗户漏风的小破屋,没水没电,墙角挂满了蛛网,地上白天就有蟑螂爬,还有老鼠从墙洞进进出出,第一个晚上就是在老鼠的吱吱声中度过的。

村上给发的补助的大米和面粉,也被学校给换成了带麸皮的小麦和没脱糠的粗米。

每月15元5毛8分的补贴,他是几年了一次都没拿到手过。

去了的第一天,他的那支英雄牌钢笔就不见了踪影。

第二天,父亲给他准备的两盒经济牌香烟,在他抽过一次之后,当晚就不见了踪影,然后没过两天就在旱厕里和走廊上接连看到了好几个熟悉的烟头,也不知道是学生抽的,还是老师抽的。

而且你说你自己是大学生,还是自愿来乡下支教的,那你是不是觉悟应该高点啊?

所以每天除了教学,他还得去打扫卫生。

扫教室,扫操场,扫宿舍,扫旱厕……

没错,这儿的学生是不打扫任何卫生的,脏得跟个垃圾场一样。

老师也只打扫自己的宿舍,根本不在乎乱糟糟的教学环境如何。

说他们是“老师”,其实都高看了他们。

每天旁顺发忙的筋疲力竭还要帮其他老师写教案,然后他们在旁边聊天磕瓜子,要么就是干脆回家去打理自家的田地,三天两头不上课基本是常事,旁顺发是又当语文老师又当数学老师,还兼任了体育老师和美术老师……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依然还是硬生生地坚持了三年,没有喊过苦,也没有喊过累。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在这个如此混乱的村小里边教出了十几个初中生,才最终被看不下去的旁父给勒令回了城,帮他联系了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岗位。

十几个初中生!

这可是八十年代中期的初中生啊!

在这个封闭而落后的小乡村里,多少年没有人考上过初中了!

而旁老师,却是在这三年里,硬生生地给他们培养出来了十三个初中生!

走的那天,全村是敲锣打鼓,全村人都自发地给他送上了自家的礼物,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到了村口坐上那辆嘎斯汽车的。

而听说,后来的那十三个初中生,还有三个考上了高中,一个考上了大学,读的也是师范,后来也当上了老师!

其他的那些,虽然没考上大学,但这么多年来也有几人给他写过信。

感谢当初他不计较自己的顽劣与村民的苛待,培育了自己,将自己带出了那浑浊的,如同泥坑一般的过往。

“呵呵,这个张爽,看来也是一个有生活的作者呢,或许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吧?”

又看了看该文的作者,一种莫名的好感便在旁顺发的脑海里滋生。

这真是位好作家,我应该给他写封读者来信,感谢他写出了我们那难忘的经历。

他这样想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过去在那所村小里的一切,自己都还历历在目。

“哎呀呀,真是……怀念啊!”

看着《乡村教师》里李宝库老师的遭遇,此时已经是人到中年的旁老师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怀念的笑容,他轻轻地用手指抚摸着纸面上的铅字,犹如是在抚摸自己过去那段难忘的时光。

“啪嗒”。

一滴浑浊的泪珠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了下来,落在了正文的胶版纸上。

他赶紧手忙脚乱地捏着衣角将其擦干,泪水却依然还是十分巧合地将纸面上“李老师”的“师”字晕染开了小小一块。

“‘师’么……呵呵,我这一生,无愧为师。”

“李老师,想必你也是一样的吧……”

他端起了手边的茶杯,里边是早已经放凉的劣质茶水。

“敬你,可爱的李宝库老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