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椰风起航

2008年11月的三亚湾弥漫着橡胶腐败的气味,林见深蹲在七号集装箱顶,看着海关缉私艇划破黎明的海面。这是他押上全部身家的第三批货——二十吨马来西亚乳胶,此刻正在朝阳下渗出浑浊的汁液,像极了他在中山大学解剖过的深海章鱼。

“林先生?“穿卡其色制服的缉私科长举起取样瓶,褐色液体里悬浮着絮状物,“根据《进境植物检疫规程》,您这批橡胶的蛋白质含量超标两倍。“

货代经理黄振邦的金牙在晨光里闪了闪:“年轻人就是心急,早说让你买我的印尼原木...“他故意把报关单抖得哗啦响,那张纸三天前还被林见深用镇纸压在校图书馆的《国际贸易实务》上。

林见深突然抓住集装箱边缘的苔藓,湿滑的触感让他想起答辩那天被汗水浸透的讲稿。当时他论证着WTO框架下的贸易合规性,此刻却要解释为什么集装箱底板夹层藏着五十公斤未申报的棕榈油。

“这是栽赃!“他扯开领口,露出被货柜铁皮刮伤的锁骨,“我亲自在巴生港监装...“

缉私警的手电筒光束突然定格在他鞋底。几片银灰色碎屑粘在牛津鞋纹路里,林见深瞳孔骤缩——这是越南走私船特有的防雷达涂层材料,上周他在海防市码头见过。

看守所的铁床在午夜发出哀鸣,林见深用指甲在墙面刻下第六道划痕。霉斑在月光下蜿蜒如K线图,他突然笑出声——这和他毕业论文里画的2006年天然橡胶价格曲线何其相似。

“207监室,提审!“

审讯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林见深盯着桌面那杯水,水面倒映着天花板的单向玻璃。三天前他还在给女友讲解凯恩斯主义,现在却要解释为什么集装箱里会有越南军方的封条残片。

“说说阮文雄。“缉私警突然推来张照片,画面里戴玳瑁眼镜的越南人正在湄公河码头抽烟,“你的邮箱里有他发的四封询价函。“

冷汗浸透衬衫,林见深想起三天前的雨夜。当时他在码头核对货柜编号,有个穿奥黛的越南女人塞给他张纸条,上面用口红写着“小心黄“。现在那张纸条正躺在他行李箱夹层,和避孕套包装纸黏在一起。

“我要见海关化验科陈主任。“林见深突然开口,“他女儿去年申请港大商学院时,我帮忙改过推荐信。“

审讯记录本被重重合上。凌晨三点,他在保释书上签字时,看见窗外货场亮着异常的红光——那是他的集装箱被焚烧灭菌的火焰。

2009年春节的爆竹声里,林见深跪在越南岘港的妈祖庙前。香火缭绕中,阮文雄的鳄鱼皮鞋停在他视界边缘,鞋尖沾着暗红色泥浆——后来他才知道那是被橡胶汁染红的湄公河三角洲黏土。

“林先生对《本草纲目》感兴趣?“阮文雄用中文念着神龛前的药典残页,“李时珍说橡胶能'通经络,祛恶气',可惜...“他突然抓起供桌上的干胶块砸向地面,“现代人只看得见美金符号!“

林见深摸到裤袋里的弹簧秤——这是黄振邦坑他之后养成的习惯。在阮氏家族仓库里,他刚用这杆秤揭穿了五吨掺假橡胶,现在秤盘还粘着滑石粉。

“我要两百吨3L级烟片胶。“他对着香炉说话,“现款现结,但要用中国海关的熏蒸标准。“

阮文雄的笑声惊飞檐角铜铃。十分钟后,林见深被带到河岸边的地下加工厂,沸腾的胶液在铁锅里翻滚,工人赤脚踩着满地蟑螂尸体。他突然明白那些低价橡胶的来历——用医疗废料加工的再生胶,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蓝。

“每吨便宜两百美金。“阮文雄的镜片映出林见深苍白的脸,“只要在产地证上把'再生'改成'天然'...“话音未落,林见深已经掀开最近的货柜,浓烈的氨气呛得他涕泪横流——这是用化肥催熟的速生橡胶。

2010年台风季来临前,林见深在洋浦港仓库清点第17批货。手电筒光束扫过橡胶捆上的“SVR 3L“钢印,他突然抽出美工刀划开表层——在越南学会的验货技巧,能瞬间分辨出填充废轮胎颗粒的欺诈手法。

“林总,广汽的质检员到了。“助理小吴的声音带着颤抖,“他们带了红外光谱仪...“

林见深握紧口袋里阮文雄送的象牙刀柄。两个月前,这个越南人带着整支马帮车队出现在中越边境,三百吨优质橡胶在暴雨中泛着琥珀光泽。但他在验收时发现,每捆橡胶中心都嵌着铅块——这是他在期货交易课上学过的重量造假术。

“告诉质检组,三号仓的货全部赠送给海南大学做科研材料。“他扯松领带,这是他在看守所落下的毛病,“立刻从备用仓调现货,按合同价九折结算。“

夜色降临时,林见深独自坐在仓库顶棚。下方传来销毁劣质橡胶的切割声,他数着星斗计算损失——四十七万,正好是他承诺给妹妹的留学基金。手机亮起阮文雄的简讯:“铅块比橡胶保值,这是东南亚商人的生存智慧。“

暴雨突然倾盆而下,他摸到排水管边的异常凸起——某个被铅封的暗格里,整箱过硼酸钠正在渗漏。化学粉末混着雨水流向下方的橡胶堆,这是他在化工手册上看过的剧烈氧化反应前兆。

2011年圣诞夜,林见深在迪拜帆船酒店签下首份千万美元订单时,落地窗外正上演人工降雪。他把玩着纯金打造的签字笔,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在岘港码头,他用这支笔的塑料版本,颤抖着签下人生第一份走私协议。

“林先生似乎心不在焉?“沙特客户努哈王子的翻译低声提醒,“关于橡胶里的放射性物质...“

林见深凝视着检测报告上的铀-238数据,这是他在非洲验货时用盖格计数器测到的。当时阮文雄的枪管顶着他后腰:“每吨含铀橡胶便宜五百美金,足够把你的检测仪变成圣诞彩灯。“

宴会厅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他看见玻璃幕墙外有架无人机掠过。机腹闪烁的红色信号灯,像极了那晚在越南丛林里追踪他们的军用直升机探照灯。

“这是商业机密。“林见深将检测报告浸入香槟桶,气泡升腾中浮现女儿出生时的面容,“不过我可以提供德国莱茵公司的安全认证——当然,需要额外支付15%的'风险溢价'。“

当努哈王子在修改后的合同上盖章时,哈里发塔的新年钟声正好敲响。林见深摸着西服内袋的铀矿石样本,突然想起导师的警告:“所有命运的馈赠,都标好了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