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同是一个贾,为何别人如此优秀?
- 红楼:开局撞上秦可卿
- 奋七
- 2019字
- 2025-05-09 12:00:36
贾璎看到秦可卿犹豫不决样子,立即拱手轻声道:“大奶奶,我这是为你好呢!你细想一下,这寿儿定然守不住秘密,到时候,传出来对大奶奶声誉有碍。倘若大奶奶做出一副反抗之态,就算有人知情,也是同情大奶奶身不由己啊!”
秦可卿是钟秀丽质女子,经贾璎这一提醒,豁然明白过来。
她面色渐渐柔和,露出一脸感激之色,朝贾璎点头,“我明白了,你去吧!我会斟酌考虑此事。”
贾璎好像没有恶意,只是……他离得太近了,让人多有不便。
他这是担心瑞珠听到吗?
也对!瑞珠这丫头有可能被人家收买啊!
等以后,我要仔细看着她了。
贾璎矜持一笑,朝秦可卿拱手,“大奶奶,贾璎确实囊中羞涩,如果事情定下来,贾璎愿意为大奶奶执笔。”
秦可卿终于听明白了,她一脸复杂瞅着贾璎。
眼前的贾璎,给她的感觉就是忽然有些不同了。
在对方身上,秦可卿看到了一丝从容和自负。
这种气质,秦可卿在名士身上见过,如今想来,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两人对视片刻之后,秦可卿自然率先败阵下来,她丰润明艳脸面露一丝疑惑,“我观你与往日不同,有些奇怪呢!”
说完,不等贾璎说话,她连连摆手道:“你去吧!等明日再来说事。”
秦可卿不能确定事情成功,她自然不能把话说满,给贾璎一个承诺。
“是,大奶奶!贾璎告退!”贾璎一拱手,缓缓回退,等退了一段距离,贾璎站直身体,朝秦可卿报以微笑,一转身出了厅堂。
丫鬟瑞珠正在门口来回踱步,面露一丝焦虑。
她听到脚步声音,猛然抬头,朝走出来的贾璎凑了上去。
“璎哥,你见奶奶有什么秘密事情?连我也不能听?”瑞珠一脸好奇询问。
贾璎含笑停下脚步,朝瑞珠一笑,“瑞珠姑娘,你进屋问大奶奶便知,说起来,这是好事呢!”
“是吗?”瑞珠一脸狐疑之色瞪着贾璎,一副不相信样子。
贾璎含笑,微微一拱手,大步流星去了。
等人走了之后,瑞珠急忙转身返回厅堂。
“奶奶,这贾璎……?”瑞珠走到秦可卿近前,迟疑一下,低声询问。
沉思之中的秦可卿抬起头来,缓缓笑道:“他是过来领抄写佛经差事,我也是朝爷随口一提,没想到消息传到他耳中了。罢了,你跟我去见太太。”
……。
贾璎出了宁国府,一路缓行,返回家中院内。
他入了厨房,从橱柜取出半张饼,与锅内的菜一起加热。
蒸汽袅袅,贾璎熄了火,掀开锅盖,取出热腾腾的饼和菜。
尝了几口,回想着一路从宁国府而来,闻到的美味佳肴,他顿时感到索然寡味。
同是一个贾,为何别人如此优秀?
罢了!罢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粗茶淡饭,原汁原味,养生正好!
贾璎安慰自己一番,胡乱吃了午饭,锁了院门,朝街上而来。
自从明亡之后,历史转了个弯,南明将领李霸天横空而出,在各方拥戴之下,建立大乾皇朝。
为此,从开国到眼下,经历经四代,有一个甲子时间。
一年前,太上皇退居深宫,当今圣上登基,勤于政事,革故鼎新,隐隐有中兴之主气象。
然,边患未除,时常有战事爆发,天下并不太平。
这并不影响神京城的繁华。
离黄昏还有一段时间,大街上人流已经川流不息了。
行人,客商,货郎,长衫读书人,戴帽子的财主,乘坐马车的富家太太和千金,坐轿子的官员,以及骑马横行无忌的公子哥等,汇集了车水马龙队伍。
贾璎在人群之中缓缓而行,他好奇打量着神京城。
走着走着,原主脑海的记忆与眼前一幕幕重合,贾璎脸上的好奇之色弱了几分,多了一丝沉思。
他在思索神京城。
思索着皇宫的两位圣上。
思索着今后的路。
忽然,背后肩膀被人重重一拍,打断了贾璎思绪。
贾璎皱眉回头,发现是一个长相清秀的年轻男子,这人身穿长袍,素布束冠,一副读书人打扮。
来者是贾芸,荣国府后街廊下五嫂子的儿子。
“璎二叔,你这是逃学出来吗?”对方笑盈盈拱手,面无恶意。
贾璎含笑点头回礼,“出来转转,芸哥,你这是打哪里来?”
贾璎辈分在贾族族内算是很高的,他与贾珍,贾琏,贾宝玉一样的辈分,别的子弟在正式场合见了都要称呼一声璎二叔。
至于私下就随意多了。
又因为贾璎在贾蓉身边当小弟,他见了其他年轻一代子弟,一直鼻孔朝天,摆长辈的架子。
当然了,事后免不了遭有些人嫉恨。
眼前的贾芸好像不在此列,瞬间,贾璎对眼前这年轻人充满了好感,语气颇为热情。
“璎二叔,我去了舅舅家一趟,别提了!”贾芸连连摆手,面露郁闷之色,“银子没有借到,反而落了脸面。”
或许是因为贾璎年少,贾芸没有提防之心,他絮絮叨叨说了整个事情,语气颇为不甘。
在贾芸看来,当初他家光景不错的时候,没少支援舅舅一大家子,眼下,他父亲去世,断了主要收入来源,生活拮据起来。
他舅舅卜世仁一家反而嫌弃他和母亲起来,真是忘恩负义之流,妥妥的白眼狼。
两人边说边走,绕道朝荣国府西大街而去。
到了西街,两人在贾璎大院门房前分别,贾芸继续前行,贾璎开门返回院内。
恰遇贾芸,让贾璎越发重视银子的重要性,他动手开始准备起来。
前世作为小处长,他的业余爱好就是作画。
在丹青之道沉浸一生,画技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熟络各派名家大家之风,仿造一幅古画,对他来说,像喝水一般容易。
等挣下第一桶金,他用这些钱购买颜料和旧画,然后二次做旧,添上名家印章和暗记,一转手,金银钱财岂不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