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也是穿越者?

夜未央,人不寐。

朱由校靠榻斜卧,半眯着眼盯着韩春。

只见他双手捧卷,端正站在榻边灯下,用生硬语气诵读:

“话说扬州地方有一个秀才,姓姚名同心。因住在东门里,便自号叫做东门生...”

“...东门生见了模样,真个美貌无双,一发欢喜得很...”

......

这小说用语直白,朱由校没有听力障碍。

时代在发展,创作内容也在发展,此时的艳情小说,相较于现代来人,还是写得太保守。

朱由校左右睡不着,权当普通故事听得认真。

渐渐的,他发现韩春气息突然急促,原来文章出现露骨描写。

“...就脱了裤儿,仰眠在凳上,两脚慌忙拍开,手捏了东门生的...”

好家伙,明代的小说,写这么细?

朱由校突然睁眼,露出好奇的表情,韩春顿时有点发怵,便中断诵读说道:“殿下,奴婢站累了,找个凳子坐坐。”

“嗯。”

韩春移动拿凳子瞬间,腾出的视野让朱由校瞟到前方起居厅,隐约能看到绛雪的身影。

这是老魏备的灭火器?太小瞧你家太子了吧?

《蜃楼志》或许在明代很惊艳,但哥们吃过二十一世纪细粮,这充其量算作粗糠而已。

可就是这样的粗糠,在这个时代也威力不小,连太监都受不了刺激。

“...常州有个小娘,极有本事,X里会吞锁...”

韩春坐下刚读了两句,声音又变得奇奇怪怪,双腿还不由有自主改侧坐。

朱由校见状一愣,心说这家伙没切干净?难道还有反应不成?

看到韩春那滑稽模样,朱由校不忍继续折磨,于是挥手打断道:“别念了,本宫乏了。”

“是,是...”

韩春顿时如释重负。

外面起居厅偷听的绛雪,这会也手忙脚乱整理衣衫,腮边挂满红霞。

这两人的狼狈模样,都被朱由校收在眼里。

太监读黄书,宫女作听众?

有意思。

朱由校倒头躺正,闭上眼嘴角微微上扬,脑中闪出一句词来:问君能有几多愁...

...

谁说坏习惯改不了?

朱由校穿越前,几乎天天都是晚睡,而他自从到了大明朝,夜里没电子产品消磨,很自然就戒了熬夜。

所以,一切毅力都是逼出来的,没希望就不会心存幻想。

穿越来此仅仅十天,他就养成早睡早起好习惯,这在原来世界无法想象。

翌日清晨。

早起锻炼后的朱由校,满怀热情踏出慈庆宫门,正式开启太子生活。

少时行至乾清宫,经内侍通传进入东暖阁,行礼问安后被赐座左侧下首,与早点到的方从哲、刘一燝、韩爌相对。

朱常洛见人已到齐,遂慈祥看向朱由校,缓缓说道:“太子名分已正,从今日开始出阁读书,几位阁老为你挑的师傅,都是我大明的博学大儒,你这几年荒废了光阴,如今读书更迎头追赶,切不可贪玩荒废学业...”

“儿臣遵旨。”

朱由校起身领命,心里却免不了吐槽。

果然天下父母都一样,不管自己读书努力与否,小孩都必须勤奋刻苦。

这老朱就是典型,他爹万历不喜欢不重视,他自己也是长期辍学,现在却来要求儿子。

“你先坐下,朕没说完。”

“是。”

“朕身体沉疴难遇,完全没精力处理政务,所以你不但要勤奋读书,还要学着处理政务,早点替朕分忧...”

“处理政务?现在?”

朱由校双目圆睁,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坐对面的首辅方从哲,见状忙起身接下话腔,拱手解释道:“陛下的意思,希望殿下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这样能更快上手为陛下分忧,我们几个内阁大臣,以及六部尚书会轮流教你。”

“不是...”

朱由校一肚子无语。

他知道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没想到这大明朝竟这般儿戏。

自己是太子没错,可原身只有启蒙教育,边学就能边处理朝政?一群王者选手带小学生开黑?考虑过我跟得上吗?

还有,这便宜老爹怎么回事?你不行能不能直接删号?

我做皇帝能生杀予夺,还能和这群人精周旋,这太子身份能干什么?他们能听我半句吗?你十九年太子白当了?

“咳咳...”

就在朱由校沉吟之际,朱常洛又突然咳了起来,然后一脸疲惫看过来,“太子年轻,不要怕辛苦,江山早晚是你的,你肯多做一些,朕就轻松一些,也算尽孝了。”

“呃...这是儿臣应该做的...”

没想到老朱竟道德绑架,朱由校只得违心站起身郑重表态。

“很好。”

“儿臣会尽力学,就怕辜负父皇期望...”

“不会的,吾儿当为尧舜。”

“是...”

朱由校自己都没信心,不知朱常洛哪来的自信,不过既然是君父之命,再大困难也要迎头赶上。

原以为做了太子,每日就是上学放学,可以逍遥玩几年,却没想到事与愿违,自己不但要读书,还得兼职‘打工’。

虽说以后会当皇帝,提前适应适应也挺好,但开局就拉满强度,属实让朱由校不适。

当天上午,朱常洛除了确太子读书,还让内阁拟旨册立贵妃。

李选侍当时犯蠢,于群臣面前要求皇帝封后,为所有朝臣厌恶。

所以朱常洛重提此事,刘一燝即以皇帝病体为由,出面劝谏暂缓举行册立,此提议也得到韩爌的附和。

朱常洛不置可否,扭头询问朱由校意见。

“太子要学治国理政,朕以为就从这件事开始,你觉得何时册立?”

“儿臣...”

朱由校咽了咽口水,正色说道:“儿臣认为,父皇既然开了金口,就应尽快册立,不必迁延日月。”

“诸位,太子说得很好啊,就这么定了。”

“是...”

方从哲率先起身应和,刘一燝、韩爌也紧随其后,算是给了朱由校面子。

皇帝有意让太子监国,他都不在乎李选侍封贵妃,愿意当朱常洛的传话筒,外人又怎好说三道四?还不如留一个好印象。

朱由校其实也很无辜,他没想到朱常洛得陇望蜀,给安排了高强度工作不说,还要让自己打掩护,真是把儿子当牛马使唤。

就在那一刻,朱由校结合原主记忆,发现朱常洛性格有变,怎么生病还生强势了?

等等,他活这么久就奇怪,又没别的灵丹妙药,难不成...

他也是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