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简单的面试
- 我在哈利波特跟神秘女王灵魂互换
- 豆腐脑不加脑
- 2073字
- 2025-05-15 01:39:25
“这……”
邓布利多咳嗽了一声,“抱歉查尔斯,那是你失忆时,我为了控制住你不小心误伤的。”
梅莲姆女士立刻瞪眼说道:“邓布利多校长,您当时是想杀了他吗?”
邓布利多有些无奈,可最终还是没说出那是查尔斯企图攻击自己被铁甲咒反弹的,只是歉然说道:“我很抱歉。”
等女医师帮他处理好了鼻子,陈源问道:
“梅莲姆女士,请问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吗?”
这位女医师摇摇头说道:“不用了,其实圣芒戈对于记忆这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没有一个好的治疗方案,不然隆巴顿夫妇也不会在这里躺了十多年了。你的失忆症如果也是钻心咒引起的,我们可能暂时也无能为力。”
邓布利多这时迟疑的问道:“梅莲姆,我想知道,查尔斯的黑眼圈和身体虚弱,也都是这个……失忆症引起的吗?”
“哦,那单纯就是他身体虚。”
陈源:“……”女士,你的声音有些太尖锐了!
“咳咳,这样吧,我还是给你开一些辅助治疗的药剂吧。”
陈源适时的露出难过和失望,“好吧,谢谢您了。”
他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看向邓布利多:“教授,我猜霍格沃茨应该不会欢迎一位,随时可能失去记忆的人去担任教授吧?”
陈源这一次倒也不全是在说反话,而是真的在考虑是不是该放弃去霍格沃茨任教。贝尔纳黛会猜测两人的交换,很可能不是一次性的,陈源这会儿也想到了。
想想看,这一次那娘们能跟邓布利多干架,那下一次就能跟黑巫师,跟傲罗,甚至跟麻瓜警察干架,那些人可不会像邓布利多一样对自己手下留情。
鬼才知道,身体交换期间她在我的体内死了,那另一个世界的我会怎样:是永远也没法回来了,还是三天后照常回来,然后也跟着死掉?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想办法在下次交换身体前,找到某种能跟那个女人交流的方法,将该嘱咐的事情都嘱咐好,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她生命安全的负责。
陈源当然也想到了“留言”,这个很容易,只需要一台录像机就能轻松搞定,但问题是,就像自己不懂另一个世界的语言,那个女人似乎也听不懂英语,录了也是白录啊。
有没有什么魔咒,能让人快速听懂另一种语言呢?
“我想……”
邓布利多经过一番思考后说道,“只要你的……失忆症,不会频繁的复发,倒也不一定会影响到在霍格沃茨的任教。我更关心的是,到时候你将如何开展麻瓜研究学这门课程,要知道在过去的这些年里,这门课跟占卜课一样,总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
陈源想了想说道:“是因为麻瓜研究课的教授,都从未去过麻瓜世界?”
“算是吧。”邓布利多微微叹了口气,“说实在的,对于这一现状,我深感无奈。但从我的立场来看,似乎又没有充足的理由去苛责他人。毕竟,我跟很多巫师一样,也许久没有深入了解过麻瓜世界了。”
“有人认为这是巫师与生俱来的傲慢,可依我之见,巫师们更像是被困于时间琥珀中的昆虫。他们墨守成规,一味地紧抱着那些陈旧的规则,对新事物全然拒绝。他们惧怕改变,期望整个世界永远的一成不变。”他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藏着忧虑。
“然而,早在很久之前,我便和……和他有所察觉……”邓布利多的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当巫师们还沾沾自喜的沉浸在永恒不变的旧世界时,麻瓜们正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着。短短几年,他们便能让世界焕然一新。”
说到这,邓布利多目光中带着些许的期望看着陈源,“那么,查尔斯,你将为麻瓜研究这门课程带来怎样变化呢?”
呃,
怎么话题一下子就变得这么深刻了,我去霍格沃茨的初衷就只是想蹭一蹭图书馆啊。
好在这个话题本就属于是面试的范围,陈源也早有准备,他挺了挺胸用自信的语气说道:“教授,我打算把麻瓜的历史、文化、科技全方位引入这门课程。在小巫师们思维尚未固化前,给他们创造亲眼目睹、亲身了解麻瓜世界的机会。”
陈源神色认真,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您知道,很多时候,千言万语都比不上一次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小巫师们习惯带着巫师的傲慢,对麻瓜世界不屑一顾。只有引导他们放下这种傲慢,以平等姿态去接触麻瓜,才可能真正扭转他们的观念。”
“我坚信,当小巫师们深入了解麻瓜世界后,他们会发现麻瓜与巫师并非天差地别,而是各有所长。这种认知会随着他们成长,逐渐改变巫师群体对麻瓜的态度,让两个世界在未来能有更和谐的交流与共生。”
邓布利多目光一下子变得深沉:“哦,查尔斯,我必须要告诉你,你的这些想法或许有些太危险了,甚至有可能会触犯到《保密法》。”
“不,教授。我只是让孩子们对另一边有所了解,就算不考虑更远的事情,光是足够的了解,能帮他们在未来更好的扮演麻瓜——我想这反而更有利于《保密法》吗?”
说到这,陈源敲了敲戒指,拿出了一沓厚厚的羊皮纸和几本书递给了邓布利多,“这些是我为这门课程做的具体规划,以及我上课时打算用的课本,您可以看看。”
邓布利多接过去看了看,“哦,你打算用你以前出版的这些书当作教材?嗯,我都看过,挺有趣的。”
“对,那些都是我在麻瓜世界居住的几年,看到的一些事情,积累的经验,以及一些想法。我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太过天真,甚至不切实际,但我真的觉得它们大多数都是有必要的。”
这位老人微微笑道,“天真往往是创新的伊始,不切实际的念头常藏着希望的曙光,这些资料我回去后会认真研读的,尽快给你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