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蔚蓝色的往事 · 其一

“猫雷姐姐还是小小猫的时候,就站在望海岭的山上看海,大海呀真漂亮,蓝蓝的,又广阔又遥远,跟天空一样看不到头。那蓝色呀,还会变化,天晴的时候,碧蓝碧蓝的,跟蓝宝石一样亮晶晶,海风吹过来咸丝丝儿,还有很多海鸥;下雨的时候呀,黑蓝黑蓝的,那浪可大了,像山一样倒下来,跟里面有怪兽一样,呜哇!”

猫雷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怪兽的样子,逗地眼前的孩子们咯咯直笑。在一家儿童福利院,猫雷对聚集在一起的孩子们讲述这样的故事。

猫雷第一次来到这家儿童福利院是二零一六年,听年长的护工阿姨说,她是附近学校的大学生,来做志愿者实践。

“大学生人家学校有这个要求的嘛,很多学生都来的,但是他们都是来个几次就不来了,猫雷这孩子不一般噢,坚持了一年多了,就是可能学校有点忙,不是每周都来。一般大学生可没这个心喔!”

那时候是两年前,我十六岁,中专在读,院里每月给生活费八百五十块,我很偶尔回去,有时候周末也在学校待着。直到我有一次回去遇到了猫雷,她很喜欢小孩子,会带很多小零食,会给院里的还没长大的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脸上总是带着笑意。

我年纪比较大,不好参与进这种志愿者的活动,所以只是在一旁远远的看着。

我从小也在福利院长大,记忆是吃不饱的,住的是大通铺,一个屋子里很多孩子,两个管理的阿姨,我的同伴半数有先天性疾病,大多数都没有治好,我还算幸运,身体健康,智力也没缺陷。楼有好多层,有一些房间住的全是严重障碍、脑瘫、兔唇,甚至肢体残缺的孩子,空气里充斥着消毒水和粪便混合的味道,楼道里阴暗潮湿,带着尿骚味。

阿姨们喜欢长得好看的,健全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会比残疾的好很多,被领养的几率也比较大。我小时候要被人领养,以为要被卖了,哭闹着不愿意去,大一点懂事了别人又不要了。

但其实护工阿姨并不能说对我们不好,最大的分歧还是在对院里的态度吧,我们是真的把那里当家,即使不是从出生就在那里。但管理人员则更会将其视为单位,也就是工作的地方。所以会有一个尴尬的场面就是,管理人员和院里孩子的争吵:你把这里当成什么地方,你自己家吗?孩子会回答道:这就是我家啊。然后继续争吵。在院里工作的人,将大事小事都看作是工作的一部分,毕竟这份工作随时会被检查,例如领导的检查,社会爱心人士进院里参观拜访捐赠等。

那时候我也见过一些志愿者,我对来福利院看望的人最大感受就是,肯定又捐东西了,不知道我一会儿能不能分到。如果拿到零食的话,一定要趁有大人在的时候赶紧吃完,不然会被大孩子抢走。反正大部分的人来了之后就不会再回来,要抓住机会多要点平时得不到的东西。

有一些志愿者喜欢说等有时间了带你出去,去游乐园玩,我们会期待好久,但是这种事院领导根本不会同意,所以时间久了没有孩子会把这种话当真。

现在福利院条件好了太多,政府有了钱,二零一三年福利院新建了漂亮的大楼,分流管理。一批比较健全的孩子被分到了更好的地方居住,社会上的捐赠也不少,孩子们吃穿居住和条件好的公立学校差不多甚至更好,宿舍宽敞明亮。因为孤儿院也需要筹集社会资源,集中一些情况较好的孩子办个样板孤儿院,可以搞更丰富的文体活动,也更方便社会各界包括领导、外宾参观,对于吸引各种资源是有帮助的。如果工作高度符合领导和社会的预期,获得的拨款和捐赠也会更多。

所以我很羡慕现在的孩子们。

所以我在想如果这时候我还小就好了,如果我还是小小蔚蓝的话,我也能簇拥在猫雷姐姐身边,跟她玩游戏,老鹰捉小鸡,你拍一我拍一。张开双臂要抱抱,求摸头,听她讲老掉牙的童话故事,听她讲王子打败了恶龙,拯救了世界,和公主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但是我现在十六岁,年纪比较大,不好参与进这种志愿者的活动,只能在一旁远远的看着。

后面我每周都会回来,有时候能碰见猫雷,有时候碰不见,碰见的时候这让我很快乐,尽管我从来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

时间很快到了一年后的暑假,我十七岁,根据学校安排,暑假结束后要去汽修厂实习一年,干得好的话就直接留任工作。

那个暑假我听到关于望海岭的故事。

猫雷很少讲关于她自己的事,就连是最善攀谈的护工阿姨都没法套到她的话,我们对她的了解仅限于名字,甚至不知道她哪个学校。那是她第一次讲她自己的事,她讲她的童年时光,她讲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白色的云和白色的海鸟,绿色的草地和绿色的树,大大的石头上写着三个字,望海岭。

暑假结束我按照计划进厂实习,汽修厂的假期很少,离福利院也很远,直到寒假我才会回去。春节假期我回到福利院过年,我问护工阿姨猫雷的事,护工阿姨说:“哎呀,你不说我都忘了,猫雷那姑娘好长时间没来了吧,也不知道干嘛去了。”

于是我知道猫雷很久没来了。

……

除夕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是今天晚上,大孩子和小孩子都被允许熬夜,年纪不大的小孩子们追逐打闹,围成同心矩形的桌子上摆着吃不完的瓜子、糖、和水果。马上就是春晚十二点的倒计时,我拿起一颗水果味硬糖剥开彩色的糖纸放进嘴里,丝丝甜味在舌尖弥漫,在倒计时结束的一刻,我小声地说:“新年快乐,猫雷姐姐。”

初一到初六有难得的清闲,我时常去附近的大学周围散步,那些学校的门面宏伟气派,比我的中专要大很多。“象牙塔”,我体会着这个名词。寒假的街道上没什么人,冷清寂静,但是偶尔也会有明显学生打扮的人进出校门。

“大学生也会过年不回家吗,连我都回家了。”我心里想着。那么猫雷姐姐会在哪里呢,回家了吗,还是在学校呢?

我并没有偶遇猫雷,初六之后我就回厂里上班了,五一放假回去过一次,没有遇见猫雷,听护工阿姨说今年也没有见过她。

于是我知道猫雷确实很久不来了。

……

端午节前后福利院开始给我们统一办理身份证,办理离院手续,落户手续,因为我没有考大学,直接参加工作,所以等到十八岁之后,我就要作为一个成年人进入社会。在此之前我还有最后一个暑假,也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暑假,我听着同学们在讨论放假之后要去哪玩,要计划一次不留遗憾的毕业旅行,我原本是对这种事情无所谓的。

但是我想我也有这辈子一定要去的地方,我马上就满十八岁,我马上要拿到自己的身份证,我想我可以自己去一些地方,我有手机,我有地图,我有打工赚的钱,我想我一定要去一次望海岭。

虽然我并不知道具体位置,但是我有关键信息,“广东,望海岭”。叫望海岭的地方广东并没有多少,只有十几个。我并不怕找错,我还年轻,我还有时间,我可以去把广东的所有望海岭都走一遍,直到找到有海的那个,我相信只要我到了那里,我一定能够一眼认出来。

……

这是广东最后一个叫望海岭的地方,南方的山并不险峻,很多也只是个丘陵,面前这个也不例外,在其周围,大片的丘陵连绵不绝,是南方典型的丘陵地带,这种小山许多都没路可以走,过于茂盛的草木让人望而却步。

山脚下的村子叫望海岭村,进山的路口还能看到农家乐饭店。我顺着山路向上,很快就到了山顶。

意料之中的,山顶上看不到海,视线放远,除了山还是山,视野尽头只有绵延的绿浪。意料之外的,我十分平静,或许在一开始地图搜索的时候,或者中间第几次登山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个结果。我的心砰砰直跳,拼命泵血以平息刚刚急速登山的剧烈运动状态。

我在山顶随意走着,我看到了一块石头,就像猫雷姐姐说的那样,也像所有被命名为望海岭的山一样,有块石头,其上刻了三个大字——“望海岭”。

我走到石头旁边看向远方,我回想猫雷姐姐说的话。我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我想象着山的对面是片海,它比天空还蓝,蓝的刺眼,咸腥清爽的海风扑面而来,海面上飞着白色的海鸥,嘎嘎鸣叫;绿色的草地和绿色的树林包裹着我;我听见哗啦啦的海浪声,由远及近,永不停歇,从很多年前的小小猫雷身侧传到我耳边。

直到这时,直到十六岁的我所想的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广东的所有望海岭,都是看不到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