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

你说:

“他应该像……”“我希望他成为……”

你下意识地寻找一个他应该模仿的榜样,寻找你希望他过的生活。

平庸之人当道,平凡之物无处不在,这无关紧要。四处皆是灰暗,这也无关紧要。人们趾高气扬,忙碌奔波——为琐碎的烦恼、卑微的抱负和平庸的目标……期待无法实现,遗憾侵蚀心灵,渴望永不断绝……不公盛行。冷漠如寒风般刺骨,虚伪令人窒息。

尖牙利爪的会发起攻击,而胆小怯懦的只能忍气吞声。

人们不仅会受苦,还会变得消极和走向堕落……你的孩子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斗士还是劳动者,是指挥官还是其他军衔,或者只是快乐的愚人?

幸福是什么?它在哪里?有谁知道它吗?

你能应对吗?你如何预见一切,又如何保护孩子?

孩子犹如在浑浊的生活激流上飞行的蝴蝶。你如何在不降低他飞行高度的情况下赋予他坚定,如何在不使他翅膀疲惫的情况下锻炼他?

通过榜样?通过援手?通过建议或话语?如果他对你提供的一切都置之不理呢?

十五年后——他将展望未来,而你——将回顾过去。对你来说——是回忆和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不稳定和傲慢的期待。你心存怀疑,而他满怀期待并充满信心;你忧心忡忡,而他无所畏惧。

人在青春时期即便不表现出嘲笑、拒绝和鄙视,也总是想要改进有缺陷的过去。

那就让他寻找,只要他不迷失方向;让他攀登,只要他不摔下来;让他开拓处女地,只要他的手不流血;让他奋斗,但要小心——务必小心。

他会说:

“我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我已经受够了被束缚。”

你不再信任我了吗?

你不再需要我了吗?

我的爱让你感到压抑了吗?

任性的孩子,你对生活一无所知,可怜的孩子,忘恩负义的孩子!

*

忘恩负义。

地球会感激太阳给予它光明吗?树会感激它生长所依赖的种子吗?夜莺会因为母亲曾经用胸膛温暖它而为母亲歌唱吗?

你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给予孩子,还是以偿还为条件借出,仔细地记录每一项并计算利息?

爱是一项需要报酬的服务吗?

“乌鸦妈妈疯了一样来回地飞,几乎要落在男孩的肩膀上。它猛烈地啄他手中的棍子,在他头顶上方低飞,用头像锤子一样撞击树干,啄着树枝,用尖锐、紧张、干涩的声音绝望地叫。男孩一扔下雏鸟,它就展开翅膀俯冲下来,拖着雏鸟在地面上滑行。它张大嘴,想要叫喊,但已经发不出声音了,所以只能用翅膀拍打空气,在男孩的脚边跳来跳去,疯狂而滑稽。当它所有的孩子都被杀死后,它飞到树上,看着空空的巢穴;它绕着巢穴盘旋,似乎在思考一些事情。”[3]

母爱是一种自发的力量。人类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了它。整个文明世界,除了那些未受文明影响的群体,都在实行“杀婴”。一对夫妻生了两个孩子,而他们本来可以生十二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扼杀了那十个尚未出世的生命。也许未出生的十个孩子当中,就有最有价值的那一个。

那么,人应该怎么做呢?

不要养育未出生的孩子,而要养育已经出生并将要生活下去的孩子。

这不过是幼稚的牢骚。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愿承认必须考虑和关心已经出生的孩子。我忘记了,无论一个人是否生活在国家分裂所带来的奴役状态之下,是否只是臣民而不是公民,都必须为孩子创办学校、提供工作场所、设立医院和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

今天,我认为无节制的生育是邪恶和不负责任的。我们很可能即将迎来由优生学和人口政策催生的新法律。

*

“他长得漂亮吗?在我看来,孩子都是一样的。”

一些母亲为了强调自己在养育子女时的严肃态度,往往会这样言不由衷地表述。

美貌、魅力、良好的仪态和悦耳的声音都是你赋予孩子的宝贵财富。这些特质与健全的身体和聪慧的头脑一样,能够使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平坦。

然而,我们也不应高估美貌的价值,如果缺乏其他内在品质的支撑,美貌可能只会带来伤害。这更加凸显了拥有敏锐智慧的必要性。

养育一个容貌出众的孩子和养育一个相貌平庸的孩子是不同的。既然孩子亲身参与我们教养的过程,我们就不应该在容貌的问题上对孩子不真诚——这恰恰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误导。

容貌羞耻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产物。既然人们会喜爱一朵花、一只蝴蝶或一处美丽的风景,又怎么会对一个人的美貌无动于衷呢?

你是否也正试图对孩子隐瞒“他很漂亮”这个事实?即便在家中,这个孩子能接触到的所有人都对他隐瞒这个事实,踏出家门后,在街上、商店、公园或任何地方,遇到的陌生的大人或同龄的伙伴也会通过赞叹、微笑或眼神来告诉他这一点。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样做会伤害到那些相貌平庸的孩子。但是,孩子会明白人的外表能带来某些优势,就像他明白双手是用来做事的一样。

但就像一个孱弱的婴儿可能发育得非常健壮,一个健康的婴儿也可能因意外而夭折一样,一个容貌姣好的孩子可能内心并不快乐,而另一个因容貌一般而不被关注的孩子反倒可能过得怡然自得。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生活一旦察觉到那些正向特质的价值,便会试图通过购买、欺诈或窃取的方式将其据为己有。正是由于处在不断震荡的平衡状态之下,教育者才时常会感到意外,并痛苦地惊呼:“为什么会这样?”

“我并不关心容貌!”

你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虚伪的谬误。

*

他足够聪明吗?

一开始谨小慎微地探究这个问题的母亲,很快就会对孩子颐指气使起来。

你必须吃饭,尽管你并不饿,甚至继续进食可能会让你反胃;你必须上床睡觉,即使你还在哭泣,并且至少还会保持一小时的清醒。但因为你要保持健康状态,所以我坚决要求你做这些事。

不要在沙子里玩耍,不可以穿紧身裤,要保持头发整齐,因为我坚持要让你保持最好的仪容仪表。

“他还不会说话……他明明比某某年长几岁……可他还不如人家懂事……他不擅长学习……”父母往往不会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是随意挑选一个身边“更聪明的孩子”作为对照,对自己的孩子提出要求:这是一个你必须学习的榜样——你要努力做到像他一样。

有些富裕的父母无法接受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体力劳动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们宁愿孩子在不快乐中成长。这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父母的私心;这不是为了孩子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满足家族整体的野心;这不是寻找正确的成长之路,而是遵循社会习俗。

孩子们的内在是丰富多样的:有的主动,有的被动;有的活泼,有的冷漠;有的固执,有的善变;有的顺从,有的叛逆;有的善于创造,有的善于模仿;有的思维是直率而明了的,有的思维是抽象而深邃的;有的注重现实,有的耽于幻想;有的记忆力超群,有的则稍显逊色;有的孩子能迅速利用所学知识,有的孩子面对知识时则会表现出犹豫不决;有的天生专制,有的则具备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此外,孩子们的心理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成熟得较早,有的则稍显迟缓。有的孩子可能喜欢专注于某一领域,有的孩子则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然而,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这些呢?

“他能把小学读完就好。”——这是父母的无奈之言。我可以预见,体力劳动将迎来一次显著的复兴,未来各行各业将会涌现出大量的体力劳动人才。然而,我们观察到,当前家长和学校仍在与那些具有特殊需求、非典型发展、智力发展迟缓或智力发展不平衡的孩子做斗争。

重点不在于孩子是否聪明,而在于有多聪明。

呼吁有这类孩子的家庭自愿做出必要的牺牲是天真且不现实的。智力测试和心理测试能有效遏制自私的野心。当然,所有这些都是遥远未来的美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