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原先估摸着郑小龙那边杀青也就在这几天,果然今天就等到了他的电话。
“喂,陈川,我们这边儿应该还有不到一周就杀青了。”
“跟我预想的差不多。”
“现在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您说。”
“关于咱这个剧,第二季你怎么想的?是观望一下看看成绩还是说……”
“一定要出,收视率不会有任何问题。”
“好,那我觉得我们需要添加一个角色,来把第一季第二季串联起来。”
“嗯?现加的吗?”
“对,我打算新加一个这样的角色,剧情我都想好了。”
“我懂你意思了,而且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一定要知名度非常高,对不对?”
这种骚操作陈川自然不陌生。比如某街探案系列作品,就在结尾的彩蛋上,放上天王华仔的镜头,让观众立刻就期待起下一部作品来。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你小子很懂哦。”
“郑导,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我哪有时间?这越到快杀青了越忙,不过这个角色的形象我想好了,你可以按这个让吕朝帮忙找找。”
“行,您说。”
“呃,中年男人,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来,最好有点儿幽默细胞,但是如果把这个人放在咱们这个剧里,还能反转成背后boss这种。”
“我大概懂了,我尽量找一找,有信儿立刻通知你。”
“尽快,三天时间够了吧?”
“其实我心里已经有人选了,但我得先问一下别人的档期。”
挂掉电话,陈川思考了片刻,打开绿泡泡,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群名叫“黑龙江明星群”。
是沈滕离开魔都前,跟陈川俩人商量之后建立的。
沈城明星群都能有,咱黑龙江差啥?
这是沈滕的原话。
不过目前群里的人不多,而且有一小半可能都不是黑龙江的。
【陈纳百川:滕哥,在哪呢?空了请回话。@沈大校草BBQ】
陈川问完还不忘艾特了一句,之后他就没管,一般明星艺人回消息可能会特别慢,几个小时那都是很常见的,有的一两天才回复,这谁受得了?
沈滕还没回,却有别人说话了。
【歌手李建:陈川,你前两天儿给毛毛写的那两首歌我听了,真不错,咱俩有时间聚聚。】
【陈纳百川:好的,建哥,没问题。】
陈川也不知道毛不异是怎么把李建老师拉到群里来的。而且传闻说他不是不用智能手机吗?看来这一次的李建略有不同。
【沈大校草BBQ:语音5s。】
沈滕这次倒是回的挺快,却是没打字,而是发的语音。
“李建老师这是跟你邀歌呢,把握好机会。对了,找我啥事儿啊?”
【陈纳百川:我跟郑导合作的那个新剧也快杀青了。嗯,现在要补拍一个第二季的出现的角色,提前露个脸,有兴趣吗?】
【沈大校草BBQ:第二季的剧本有剧有吗?】
【陈纳百川:还没呢。】
【沈大校草BBQ:第一季的也行。】
【陈纳百川:这就给你发过去。】
【沈大校草BBQ:我不是信不过你啊,我这是给我们公司打个提前量。】
陈川之所以在群里联系对方是因为这个群的能量超乎他的想象。这里面一半以上都是知名演员,而且资历颇深。
他们看到俩人的聊天记录,就算没兴趣也会在脑海里留下个印象。
陈川,一个新人编剧,竟然给沈滕递过剧本?
后者还回复的很快。
这说明什么?说明沈滕知道这位新人编剧的含金量。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关系少堵墙。
当然陈川的这个目的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沈滕也是个老油条,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也是配合的很好。
俩人一唱一和,成功帮助陈川树立了这样一个短暂的形象。
这就是老乡之间的心有灵犀。
至于李建老师刚才的话则纯属是惜才。
目的达到了,就没有必要在群里继续打扰别人了。
果然过了不到半个小时,沈滕就把电话拨了过来。
“你小子。有这么好的剧本不早跟哥哥说。”
“腾哥,你这时间也对不上啊,我剧本写完的时候,你们刚到巴音那边。”
“也是,你这剧本我只是看了一半,确实不错。怎么说呢?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我从来没拍过这种题材,你懂我意思吧?”
“国内是比较少见。”
“如果你能保证第二季的剧本有这个一半……不,三十之二以上的水平,我就答应给你客串。”
沈滕那边也是刚从巴音布鲁克回来没几天,韩函导演的电影杀青之后,他也是难得休息几天,后面虽然也有戏约但还可以调整。
“我们第一季大概1月份就会上线。第二季预计在明年年末登陆,水准你大可放心,第二季还是郑小龙导演。”
“好,既然这样,那这个客我串定了。”
沈滕也算讲究人,直接口头上答应了这份客串邀请。
其实他本就是拍影视剧出道的,只不过近些年名气大了之后专攻于电影事业,除非是特别特别好的剧本找他,他才会回归影视。
陈川这个剧本,并不算是传统影视剧,更像是类似于美剧的分集小电影。
再加上终审制度的加持,他也不得不去尝试一些新的突破。
陈川这个邀请刚好符合他的打算。
毕竟现在只是一个客串一两天就结束的功夫。
如果第一季到时候播出之后爆了,那第二季他来直接吃现成的。既在演艺生涯上有所突破,又能吃上第一季的红利。
如果第一季扑街了,那不用沈滕说什么,第二季应该就跟着夭折了,他也没什么损失。
“收视率毒药”这个名头他是绝对不认的,他才几分钟的戏份啊?
陈川这边赶紧联系了郑小龙又与沈滕约了时间,这才终于完成了这场对接。
沈滕的加入无疑是为这部剧锦上添了一小花。
好多人对他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喜剧演员、综艺明星,但跟他一起演过话剧的陈川知道,这只是他的表象。
至于能否做到让观众不出戏,并不重要,而且也不是他陈川该考虑的事。
毕竟现在只要他在剧末出现第二季的收视率首先就有了极大的保障。
这就是所谓的“明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