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竹香盈巷惹人馋,八仙楼暗使绊子
- 我在古代开小馆的日子
- 想喝牛奶奶
- 3477字
- 2025-07-06 00:00:53
疤鼠三人夹着尾巴溜走的背影,像投入滚油里的冷水,“滋啦”一声,彻底点爆了“有间小馆”门口压抑的渴望。那股清新与咸鲜交织、还带着山野灵气的竹筒饭香,如同无形的钩子,牢牢钩住了所有闻到它的人的胃袋。
“小满师傅!给我来一份!五文是吧?钱在这儿!”
“我也要!我要那个竹筒!”
“别挤别挤!我先来的!”
人群瞬间涌向狭窄的店门,七嘴八舌,手臂挥舞,铜钱碰撞声叮当作响。原本还算有序的门口,顿时乱成一锅滚粥。
阿福哪里见过这阵仗,被挤得东倒西歪,满头大汗地挥舞着粗壮的胳膊,徒劳地喊着:“排...排队!大家排队!一个一个来!”他的声音淹没在鼎沸的人声里,像投入大海的石子。柳文清吓得赶紧把宝贝账簿和算盘紧紧抱在怀里,缩在角落的矮几后面,生怕被这汹涌的人潮卷走。
灶台后的林小满也是心头一紧。他低估了这新鲜玩意儿和那霸道香气的吸引力,更低估了街坊们对美食的热情,或者说馋虫的力量。墙角那捆青竹筒,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来根。眼下这架势,怕是连塞牙缝都不够!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林小满扯开嗓子,声音盖过嘈杂,“竹筒饭今日份量有限!只有二十份!先到先得!后面的街坊对不住,明日请早!今儿还是卤肉饭和鱼丸汤管够!”他一边喊,一边飞快地将之前拌好的饭料填入劈开的竹筒,动作快得几乎出现残影。阿福也终于反应过来,凭借一身蛮力,硬是在门口开辟出一条歪歪扭扭的“通道”,让排在最前面的二十个人挤了进来。
“我要两份!”
“给我!钱给你!”
“哎呀我的鞋!”
小小的店铺再次被挤得水泄不通。买到竹筒饭的人如获至宝,捧在手里又烫又香,迫不及待地就在门口掀盖开吃,滚烫的蒸汽和浓郁的香气再次引发新一轮的惊叹与眼馋。没买到的,只能闻着那勾魂的香味,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大快朵颐,懊恼地拍着大腿,转而涌向卤肉饭和鱼丸汤,权当解馋。
“香!真他娘的香!这竹筒味儿,绝了!”
“腊肉油都渗到米里了,还有股子清甜气儿!”
“五文钱?值!太值了!明儿我天不亮就来排队!”
赞叹声、咀嚼声、还有没买到的人的惋惜声,交织在朱雀后巷口,形成一曲奇特的市井交响。林小满和阿福忙得脚不沾地,汗水浸透了衣衫。柳文清也顾不得斯文了,趴在矮几上,运笔如飞,记录着流水般的铜钱入账,额角也沁出了细汗,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这开张的盛况,远超预期!
斜对街,“八仙楼”二楼雅间。
钱串子钱二掌柜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死死盯着对面巷口那间破店门前依旧络绎不绝的人流,尤其是看到那些捧着翠绿竹筒、吃得一脸满足的食客,听着隐约传来的“真香”、“值了”的赞叹,手里的紫砂小茶壶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废物!一群废物!”钱串子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三角眼里寒光闪烁,“让你们去‘指点’,不是让你们去给人家捧场的!疤鼠那蠢货,被几筒猪食就收买了?”
站在他身后的心腹管事,姓刁,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此刻也是眉头紧锁:“二爷息怒。那姓林的…有点邪门。弄的东西,闻着是怪香的。疤鼠那夯货,眼皮子浅,见着吃的就走不动道儿。”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他那竹筒饭,看着新奇,实则不难。不就是个竹筒装饭蒸熟吗?咱们八仙楼的大师傅什么没见过?仿一个还不容易?”
钱串子眯起眼,捻着山羊胡,心思飞转。仿?对!你林小满不是靠个新鲜玩意儿招摇吗?我八仙楼家大业大,原料比你精,师傅比你强,仿得比你快,卖得比你便宜!看你这破店还怎么蹦跶!
“刁管事!”钱串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去,让后厨的王胖子立刻带人,去城外竹林砍最好的青竹!再去库房取上等的火腿丁、干贝丝、冬菇丁、香米!就按对面那穷酸样儿,给我仿!不,是给我改良!做得比他更精细,更气派!明天一早,八仙楼门口,也给我摆上‘八宝富贵竹筒饭’!卖…四文钱一份!”
“二爷高明!”刁管事眼睛一亮,立刻躬身,“小的这就去办!保管压得那‘有间小馆’抬不起头来!”他匆匆退下,去布置这场针对性的“美食狙击”。
“有间小馆”的喧嚣一直持续到午后才渐渐平息。最后一份卤肉卖完,骨头汤也见了底。阿福累得瘫坐在门槛上,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脸上却挂着傻笑。柳文清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账簿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和那堆小山似的铜钱,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这笔墨生涯从未如此“充实”过。
林小满解下围裙,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一片狼藉却生机勃勃的小店,疲惫中透着巨大的满足。他走到墙角,看着那捆只剩下零星几根的青竹,眉头却微微蹙起。二十份竹筒饭带来的轰动效应是巨大的,但也暴露了问题——食材储备不足,尤其是这新鲜的青竹筒,消耗太快。而且,这东西看着新奇,技术门槛其实不高,八仙楼那种大店,想仿制轻而易举。
“阿福,”林小满招呼道,“明天一早,你再去砍些青竹回来,要粗细均匀、竹节长的,多砍点!另外,腊肉和香菇也不多了,得赶紧补货。”
“好嘞!小满哥!”阿福一骨碌爬起来,干劲十足。
“柳先生,”林小满转向柳文清,“今日辛苦。账目清楚,帮大忙了。还得麻烦您一件事,帮我算算今日采买原料花了多少,盈余几何?咱们得盘算盘算,这竹筒饭,往后怎么个做法。”
柳文清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一脸肃然:“分内之事。林老板放心,账目明晰,收支了然。待在下细细算来。”他立刻拨拉起算盘,噼啪作响。
林小满看着门外渐渐冷清的巷口,又瞥了一眼斜对街那气派的“八仙楼”招牌,心中那点喜悦沉淀下来,涌上一丝警惕。树欲静而风不止。这第一天的红火,恐怕只是暴风雨前的小小喧闹。八仙楼吃了瘪,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得未雨绸缪。
当天傍晚,“有间小馆”早早打了烊。林小满没让阿福立刻去砍竹子,而是拉着他和柳文清,关起门来开了个小会。
“竹筒饭卖得好,是好事,但也招风。”林小满开门见山,“八仙楼今天派人来,没占到便宜,还让咱们出了风头。我估摸着,他们很快就会有动作。最大的可能,就是仿做竹筒饭,用更好的料,卖更低的价格,挤垮我们。”
阿福一听就急了:“啊?那…那咱们怎么办?他们店大,料好还便宜,咱们拼不过啊!”
柳文清也面露忧色:“林老板所虑极是。商场如战场,八仙楼财雄势大,若行此釜底抽薪之计,小店危矣。”
“拼原料、拼价格,咱们确实拼不过。”林小满点点头,话锋一转,“但是,咱们也有他们比不了的东西。”
“啥东西?”阿福和柳文清异口同声。
“新鲜劲儿,还有…‘饥饿感’。”林小满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竹筒饭新奇,但新奇劲儿总会过去。八仙楼想仿,那就让他们仿。咱们明天,不卖竹筒饭了。”
“不卖了?!”阿福和柳文清都愣住了,满脸不解。
“对,明天不卖。”林小满肯定道,“阿福,竹子你照样去砍,挑最好的,劈好备用。饭料也准备一些。但是,不对外卖。”
“那…那准备干啥?”阿福挠着头,完全跟不上思路。
“明天一早,你就在门口挂个小木牌,”林小满胸有成竹地安排,“上面就写:‘新品竹筒饭,限量供应,静待佳期。今日售罄,明日请早。’”
柳文清捻着不存在的胡须,琢磨着:“‘静待佳期’?‘售罄’?林老板的意思是…吊胃口?”
“没错!”林小满笑了,“今天大家没吃够,明天又买不到,心里那点馋虫是不是更闹腾了?咱们就说在调试口味,追求完美,所以限量,不是做不出来,是要求高!八仙楼那边要是明天就急吼吼推出他们的仿品,大家一尝,味道也就那样,还显得他们跟风、猴急、没格调!咱们呢?咱们是精益求精!等他们把大家尝鲜的劲头耗得差不多了,胃口也吊足了,咱们再推出改良版,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阿福听得似懂非懂,只觉得小满哥脑子转得太快了。柳文清却是眼睛一亮,抚掌道:“妙!妙啊!此乃‘欲擒故纵’、‘以逸待劳’之计!林老板深谙人心,佩服佩服!”
林小满摆摆手:“先别忙着佩服。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咱们得给这竹筒饭加点别人轻易学不去的‘料’。”
“加料?加啥料?”阿福好奇地问。
林小满神秘一笑,没直接回答:“明天一早,阿福你去砍竹子的时候,顺便留意下,看能不能找到一种果子,小小的,红红的,表皮有点皱,闻着有股特别的香气…嗯,最好再采点叶子宽大、气味清香的野草回来。柳先生,您见多识广,也帮忙想想,有没有什么本地特有的、能吃的野果子或者香草?”
柳文清皱眉思索:“野果…红红的…皱皮…香气…莫非是‘山朱果’?此果生于向阳山坡,味酸微甜,倒是有股异香。至于香草…‘紫苏’、‘香茅’之类,河滩边或能寻到。”
“对!就是类似的东西!”林小满眼睛发亮,“找到它们,咱们的竹筒饭,就能多几分别人抢不走的风味!”
夜色渐深,“有间小馆”里灯火如豆。三人围坐,低声商议着明日计划。灶膛里的余烬散发着微弱的暖意,映照着他们眼中跳跃的光芒。店外,朱雀后巷归于沉寂,只有风掠过屋檐的轻响。而对街“八仙楼”后厨的方向,此刻却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刀俎碰撞之声不绝于耳。一场围绕着小小竹筒饭的无声较量,已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