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创新效能动力机制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小企业创新效能动力机制研究

相飞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中国经济15万字

更新时间:2021-10-30 02:17:19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面向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中小企业,紧扣中小企业面临的如何获取创新优势的问题,以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主体——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以新型雇佣关系框架下知识员工心理契约变迁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可雇佣性理论与心理契约理论融合为突破口,提出“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这一新的概念,并基于这一视角解析中小企业创新效能的前因机制。具体研究目标包括:以中小企业创新效能为导向,明晰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研究的解释视角,为解析中小企业创新效能动力机制提供可靠的研究角度;识别中小企业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内涵与要素构成模式,为探究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驱动效应提供稳健的构念基础框架;以实现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为目标,总结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对中小企业创新效能的驱动机理,明晰关键变量界定、变量之间关系结构及其边界条件;阐释并升华研究结论对中小企业进行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管理、企业创新管理以及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影响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3-3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相飞
主页
  • 会员
    该书以心理契约理论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知识型员工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社会学、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多元化分析技术,以社会交换理论、信念理论、意义建构理论为支撑,结合国内外关于心理契约的概念、内容及其动态演化的研究结论,特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从知识型员工的角度出发,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其效应”这一主题,开展基于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该类员工心理契约问
    相飞一般管理15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围绕CSR的动因模式、实施机制、绩效评价开展研究,旨在实现以下研究目的:一是利用利益相关方理论,分析企业CSR实践过程中主要利益相关方对于CSR的认知、参与及影响;二是结合现有研究和企业CSR的具体实践,发现并总结不同的CSR实施机制;三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测量工具,分析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的经济、社会、环境绩效,探讨CSR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价值。本书具有明确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
    余晓敏经济17.8万字
  • 会员
    基于系统论视角,通过理论探讨、量化与质性研究并举,本书者特质行为与VUCA环境不确定性多要素有效性的互动影响展开了系统研究,以阐明VUCA环境要素互动影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和深层机理。在理论层面梳理分析VUCA环境有效性影响底层逻辑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特质、共享及悖论等新行为对VUCA环境有效性的作用机制以及VUCA环境特质行为有效性的调节机制而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的质性方法深入剖析和解构
    谭乐 蒿坡经济22.5万字
  • 会员
    作为一项以基础设施为主导的大规模的经济一体化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地实施极大推动了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快速增长,该领域已经成为近年来的投资热点。基于此,本书运用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相关数据,以及统计研究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在考察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演变的基础上,主要从投资规模和效率两个方面来考察经济风险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关系,试图为我国对外投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领域
    赵赛经济5.8万字
  • 会员
    本书《人口经济》从经济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当前和未来中国人口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生产关系。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我们试图通过生育、老龄化与教育等微观视角,阐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本书将为您揭示人口变动与经济转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找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智本社经济10.2万字
  • 会员
    本书沿着“制度背景—理论回顾—国际经验—中国证据—实证检验”的逻辑展开研究,在明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和治理的宏观背景基础上,主要聚焦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试图从微观视角讨论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期望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新的经验证据。本书基于理论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发行从动机到结果的逻辑关系,不仅厘清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企业财务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中国制度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
    刘欢经济10.1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工业信息安全应急实践基础、应急管理技术、实训平台三个方面,重点聚焦工业信息安全漏洞管理、工业控制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工业企业数据管理能力评估、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与防护、工业领域风险的典型应对措施等应急实践基础,以及工业信息安全检测、威胁识别、编排/自动化与响应、应急处置、加固等应急管理技术,详细阐述了如何兼顾安全管理建设与技术手段建设,做好工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与防护,并选取了典型的实训平台
    汪礼俊主编经济13.9万字
  • 会员
    本书将农户整体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揭示了数字化时代农户家庭成员“链式转移”各阶段的发展,采用效用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等实证分析农户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探讨针对不同阶段迁移行为的城市接纳方式,提出改善和优化城市自然环境、提高融入城市农民工家庭对城市环境综合评价水平等促进农户家庭乡—城迁移的对策建议。
    段小力 赵威 杜为公经济11.5万字
  • 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数字中国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多年来,其战略地位日渐提升,各级政府、机关单位、组织机构逐步开展数字中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书深刻剖析了中国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战略布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什么是数字中国、怎么建设数字中国,以及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之路。本书明确了“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背景与意义、历史脉络、发展现状并勾勒了未来的发展蓝图,详细阐述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编著经济27.7万字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提出“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举措。本书洞悉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全球发展动向及其催生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从升级壮大战新产业、制胜未来产业新赛道、提质转型传统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组经济19.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汇集了在民营经济领域颇有建树的各位企业家及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看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方向。在如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环境下,各路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各位企业家的现身说法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未来提出了良好的意见。
    王忠明主编中国经济21.3万字
  • 会员
    《2019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研究报告——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是“自贸区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总结了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可推广复制经验,梳理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等全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况和改革成效。
    孙元欣主编中国经济29.8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分析了物流业各主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低碳时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理论;其次运用直接碳排放系数法对我国物流业的碳排放进行了科学度量,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省级层面的物流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再次从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两方面对其低碳化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对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物流业的低碳化发展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研究;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从政府、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
    王丽萍 李创中国经济21.5万字
  • 会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我国二元经济转型进入刘易斯转折区间,收入分配差距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扩大,到2008年基尼系数达到最大值,之后几年逐步回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究竟是契合了倒U形假说,还是统计误差所致?基尼系数的回落究竟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变动趋势?现有的收入分配理论忽略了结构转型的因素,无法对上述问题给出现成的答案。本书研究了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对于促进中国二元经济转型
    张桂文 吴亮中国经济23.9万字
  • 会员
    本书全面回顾了2020年度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整体市场,并针对热点行业、国家和典型案例进行独家分析,详细解读了“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新机遇,对2021年的并购市场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准备走出国门的企业提供意见和分析。同时,本书也对全球和中国跨境并购市场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并从专业和实际操作的角度整理了一份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实用手册,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本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中国
    冯林等主编中国经济34.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结构视角对我国国内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不同类别、不同部门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总量跨境资本流动随着国内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顺周期变化,顺周期性则更加明显。直接投资跨境资本流动与国内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其他投资跨境资本流动体现出与总量跨境资本流动一致的顺周期性;证券投资跨境资本流动受全球金融周期影响明显。证券投资跨境资本流动避险现象主要受企业部门驱动。研究
    孙天琦 王笑笑 李萌中国经济1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