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与企业的双赢
一、成功之道
在广为人知的阴阳鱼太极图中,我们看到,阴阳两鱼互相纠结在一起,互相吸引,相互凝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生出宇宙万物。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宇宙万物根源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也符合阴阳之道。企业之道就在于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替变化,职工文化包含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也包含职工文化的内容。这是因为,职工是企业的职工,企业也是职工的企业;职工离不开企业,企业更离不开职工。成功之道不仅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平衡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就是平衡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这才是成功之道的精髓。
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在《大庆精神大庆人》一文中指出,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大庆人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人,就是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人。这种精神、这种人,正是我们学习的崇高榜样。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的原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指出,“大庆油田在生产建设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中最可贵的,是他们从油田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在实际斗争中培育出来的大庆精神。”“过去我们靠这种精神,甩掉了石油工业的落后帽子;今后还要靠这种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大庆油田的成功不仅是企业的成功和大庆精神的成功,还是职工的成功和职工精神的成功。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王进喜喊出了为革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带领1205钻井队仅用5天零4小时就打出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的最快纪录。当时的会战工委敏锐地抓住这个典型,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的号召。以王进喜自身品格与精神面貌为基础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铁人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等。
大庆油田之所以能够创造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是坚持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平衡发展的结果。在企业文化方面,过去甩掉石油工业的落后帽子靠的是大庆精神,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靠大庆精神。在职工文化方面,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会战第一口油井的精神动力,也是大庆油田广大职工不断取得成功的精神榜样。大庆精神成功塑造出高素质的大庆人;铁人精神成功开发出世界一流的大庆油田,这符合企业的“阴阳之道”。大庆精神是铁人精神的升华,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大庆油田为我国企业之道树立了榜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职工梦、企业梦、中国梦三位一体的实现,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替生成的企业之道正是我国民族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二、双赢之道
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凶残的鳄鱼在饮食后常张着大嘴,任凭一种灰色的小鸟在嘴里啄食剔牙。这种灰色的小鸟叫“牙签鸟”,它能和鳄鱼和睦相处,互利共赢。这是一种双赢的生存之道,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也应该遵循双赢之道。
2008年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指出,“职工文化建设是职工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建设是体现企业形象特点、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职工文化建设是一项素质工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管理工程。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素质的核心在于帮职工立魂,体现他们的人生追求和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学会先做人再做事。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为企业立心,描绘企业蓝图和统一思想观念,通过心的一致实现行的一致。
职工文化的核心是职工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心。职工魂是指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理想、人生信仰和精神状态等内容,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企业心是指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内容,它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职工魂需要企业心的引领;企业心需要职工魂的支撑。体现职工魂的职工精神追求应该符合企业心所倡导的企业价值理念;企业心所倡导的企业价值理念应该满足职工魂所体现的职工精神追求。职工魂与企业心互为目的,也互为手段。
青岛港是世界第七大港,资产217亿元,其集装箱作业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位居世界第一。许振超原是青岛港的一名普通工人,尽管只是初中毕业;但是通过个人的刻苦努力和勤奋钻研,他不仅成长为青岛港的一名先进典型,而且荣获全国劳模称号,还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和全总兼职副主席。
2003年4月27日,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刷新了集装箱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振超效率”从此享誉世界。青岛港随之开展了学习“振超精神”的活动。温家宝同志曾经谈到,振超精神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是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是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是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在“振超精神”感召下,一个又一个“许振超”相继涌现,一个又一个“振超效率”不断产生。截至2012年5月底,青岛港先后涌现出580多个职工品牌和1800多个技能绝活。
青岛港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的青岛港精神,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新发展、勇争第一的精神风貌,为青岛港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青岛港坚持把职工当成企业的主人,发扬“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精神;不断推进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的“三基”管理,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取得高度一致,唱响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主旋律,为青岛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文化支撑和素质保障。
青岛港原董事局主席常德传在《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一书中指出,青岛港成功的根本在于塑造一个信仰、一个声音、一个劲头。这“三个一”就是为企业立心。企业心就是“三个一代人”的青岛港精神。青岛港不仅为企业立心,更帮职工立魂,“振超精神”就是职工魂。青岛港精神引领着“振超精神”, “振超精神”孕育着青岛港精神,这就是青岛港的企业之道。
海尔集团和联想集团放弃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单一提法和做法,提出了海尔之道和联想之道。关于“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的提法,不仅反复出现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而且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说明单一的企业文化管理的提法,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世界级优秀民族企业越来越多,中国特色管理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探讨反映我国民族企业发展规律的企业之道成为当务之急。“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提法和做法便应时而生。职工文化帮职工立魂,企业文化为企业立心,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更特殊的意义。
三、长寿之道
有研究发现,长寿人群身上都有长寿基因。企业文化被认为是历经百年而不衰的“长寿企业”的“长寿”基因。按照企业之道,“长寿企业”的“长寿”基因不仅在于企业文化,还有职工文化。企业不等于职工,职工也不等于企业;企业的成功不等于职工的成功,职工的成功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如果从字面上理解“长寿企业”基因中的基与因,那么职工文化是基,是企业“长寿”的基石;企业文化是因,是企业“长寿”的动因。如果从DNA图谱来看,DNA呈现双螺旋线结构,两条线相互盘旋、彼此交融在一起,展示了“生命之谜”;那么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就是“长寿企业”DNA双螺旋图中的两条线,揭示了“企业的长寿之谜”。职工文化助职工成功,企业文化促企业成功;只有职工与企业的共同成功,才是“大成功”,企业“长寿”才有了可能。
作为“长寿企业”基因中的基与因,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谁也离不开谁,如果没有基或者没有因,也就不称其为基因。作为“长寿企业”DNA双螺旋结构中的两条线,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也是相伴而生的,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条线,那么DNA双螺旋结构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与企业的“阴阳之道”相一致的。如果企业想实现基业长青并成为“长寿企业”,那么必须同时推动职工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这是企业的“阴阳之道”,也是企业“长寿之道”。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始建于1916年,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2011年,鞍钢跻身世界500强。1948年东北解放,东北重工业部下达恢复鞍钢生产的指示。寻找修复高炉所需要的零部件成为当时的一个大问题。在配管工孟泰的带动下,鞍钢职工自觉收集了大量散布在废墟和水沟里的各种被遗弃的零部件,并集中存放在两间空房子里。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鞍钢恢复生产后的第一座高炉所用的零部件,全都是“孟泰仓库”提供的。1950年,鞍钢高炉群曾发生连环爆炸,孟泰冒着生命危险排除险情的英雄形象,永远定格在鞍钢职工记忆中,孟泰从此便有了“老英雄”的称号。鞍钢将“孟泰精神”概括成16个字:艰苦奋斗,爱厂如家,无私奉献,为国分忧。“孟泰精神”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鞍钢职工。
鞍钢总工会主席尹利说:“鞍钢之所以劳模辈出、群星灿烂,关键在于‘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深入人心。”鞍钢精神是鞍钢历史传承和积淀形成的企业文化核心,是鞍钢发展的精神支柱。鞍钢精神早已融入了“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的企业目标中,融入了“钢铁强国,造福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中,融入了“以精品回报客户,以诚信实现双赢”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严格标准、严格执行”的管理理念中。
鞍钢能成为一家闻名全球的“长寿企业”,就是因为它有着“长寿”基因。“孟泰精神”是“基”,鞍钢精神是“因”。职工与企业的共同成功,是鞍钢的“大成功”,符合企业的“阴阳之道”,是鞍钢“长寿”的根本原因。“孟泰精神”是鞍钢精神的重要源头;鞍钢精神是“孟泰精神”产生的催化剂。鞍钢之所以劳模辈出,关键在于鞍钢精神深入人心;鞍钢之所以成绩斐然,则在于“孟泰精神”薪火相传。
中国历史上很多封建王朝在追求“长寿”过程中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厄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最后都只重视“长寿”基因中的因——王道;而冷落了“长寿”基因中的基——民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便由此而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毛泽东所指的土地和种子,就是“长寿”基因中的基和因。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越来越多的“长寿企业”出现在世界500强名单中。这就需要我国民族企业不断培育“长寿”基因,遵循企业之道,平衡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成功,最终成就职工梦、企业梦和中国梦三位一体的实现。
四、发动机之道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成为本行业的卓越代表,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无可比拟的职工或称为金牌职工、卓越职工、优秀职工、核心职工,这些职工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发动机。
职工是建构企业这座“大厦”中最重要的元素,在企业运营中会用到很多职工,或者说离不开职工。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创造亿万价值,其成功不仅是管理者的经营有方,更是因为他们旗下汇聚了一大批极富价值创造力的职工。企业想招揽这样的职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价值;职工则梦想成为这样的职工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让自己更具有价值。
“带走我的职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职工留下,不久后我们就会有个更好的工厂。”也就是说,企业是职工创造出来的,好的职工、优秀的职工、一流的职工可以打造好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和一流的企业。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对于企业的发展,执行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企业的发展有20%靠企业的战略竞争力,80%靠企业的执行力。执行力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企业职工素质越高,其执行力、创造力也越强,企业就越具有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职工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成功,靠的就是优秀的职工,优秀的职工打造优秀的企业。
195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一款新车,取名56型福特。这款汽车样式、功能都很好,价格也不贵;但是很奇怪,汽车的销路很一般,比公司的最坏预想还要差。公司的高层非常着急,这样的销售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这时,在福特汽车销售量居全国末位的费城地区,一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时任福特汽车公司见习工程师,本来与汽车销售毫无关系;但是,公司经理因为这款汽车滞销而着急的神情,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他开始琢磨,终于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好办法,他快速来到经理办公室,向经理提出了一个创意,在报上登广告,内容为:“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这个创意的核心是:谁想买一辆1956年生产的福特汽车,只需先付20%,余下的部分可按每月56美元的办法逐步还清。事情发展得很好,“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广告人尽皆知。大家都说:“每个月才花56元,实在太划算了。”事情后来发展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短短3个月,这款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售量,就从原来的末位一跃成为全国冠军。当然,这位大学生得到了老板的重用,被破格调到华盛顿总部,并委任为地区经理。这样的职工就是优秀职工、金牌职工。
企业卓越靠什么?靠的是卓越的职工。职工的素质越高,企业的执行力和创造力也就越强,企业就越具有竞争力。
当今中国有数千万个企业,大多数企业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职工素质不高是最普遍的问题之一。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注意职工素质的培训,职工总体素质普遍得不到提高;因此,企业的执行力、创造力和竞争力都很差,难以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
三株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保健行业辉煌一时的企业,拥有15万职工,3年销售额增长了64倍,达80亿元,触角遍布全国各地及乡镇。当时,“中国第一大网络是邮政网,第二大网就是三株网。”但其倒闭却仅用了3个多月,犹如商场中的一股旋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三株的悲剧在于企业职工素质和执行力低下,山头主义、“窝里斗”严重;面对企业危机反应迟钝,关键时刻各级人员更是纷纷捐款外逃。
当今商界,企业执行力是决定企业兴衰的极为重要的竞争力。而企业执行力取决于什么?取决于职工的素质,职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一流的职工打造一流的企业;职工的素质提高一小步,企业就进步一大步。
案例分享
企业为职工,职工为企业
辽宁北煤矿业集团开展的评选“职工之星”活动,不但提升了企业凝聚力,还是对优秀职工工作的认可,更是其“企业为职工,职工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力指出:职工是企业成功的动力源泉,北煤公司的今天是全体职工共同创造出来的。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职工的汗水。职工的付出换来了企业长足发展。企业当然也没有忘记职工的付出,对那些优秀的职工,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尊重与关爱。公司为要求上进的职工晋升职称,对技术比武中获胜的职工进行表彰,对为企业提出好点子、发现安全隐患的职工进行奖励;特别是两年一次的“职工之星”评选活动更是一项全员参与、职工自己选榜样的一项大型活动,让职工中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享受企业给予他们的荣誉。
公司评选出的“职工之星”都是靠自己的实力和贡献赢得的荣誉,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是经得起检验的职工中的榜样。当选为“职工之星”的职工,工作更加努力,对企业的贡献也更突出。当选“职工之星”的职工认为,大家对他们的关注度高了,压力也大了;如果就以此为功,那么就对不起这个荣誉,所以一定要给其他职工做榜样,更加努力工作。
随着“职工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职工之星”的行列,越来越多的职工为争当“职工之星”而努力,企业的优秀职工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真正实现了职工与企业的双赢!
(资料来源:企业与员工的双赢.辽宁北煤矿业集团官网,http://www.cybm.com.cn/showart.asp?id=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