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文化“行走”起来
我在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工作中在中央党校、国资委党校、文化部党校讲授最多的是文化软实力课程,可以说每天的关注点与兴奋点就是文化以及文化安全。在今天的中国,我的感觉是,对于文化建设大家都很熟悉,但严重缺乏共识;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在实践工作中常常不受重视。
因此,我一方面感受中国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常常无奈于中国文化之困,即“沉睡在那,无法行走”。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有资源,但不一定有产品;有产品,但不一定有品牌;有品牌,但不一定有品牌价值。
之所以缺乏品牌或品牌价值,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热爱文化的大师和大家。例如,我们可以生产占世界提琴生产总量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的提琴,但生产提琴的工人或匠人未必热爱手中的乐器,甚至不会去欣赏音乐。缺乏大师和大家,就很难拥有文化品牌和品牌价值。
之所以缺乏品牌或品牌价值,原因之二就是:大家所重视的是如何增强力量和扩充资源,而忽视了如何将这些力量和资源转化为实力。例如,我们有功夫,也有熊猫,但没有功夫熊猫;可以批量建影院,但卖座的基本都是外国大片。拿文化主题公园为例,世界上最知名的文化主题公园(迪士尼、默林、环球、六旗)在中国全聚首,而中国却没有“中国籍”文化主题公园的输出。今天,中国家庭的孩子基本被“洋文化”所包围,这些孩子不仅消费“洋文化”,也在逐渐被“洋价值”所影响、所塑造。

中央党校:不仅是出思想,也是孕育文化的地方
人们愿意为迪士尼、环球影城埋单是因为游客对项目背后的故事有内心的文化认同感。据此,中国文化的主题公园要思考什么样的历史人物或虚拟明星才能够持久地吸引孩子、年轻人甚至是全家人。要在内容生产上做文章,要在人物的内心世界上做文章,在如何实现寓教于乐效果上做文章,而不仅仅寻求形式上的新奇和刺激。
在对外传播中,要在输出精英文化之前,长期耐心地做好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传播与铺垫。文化在对外传播时如果仍然以四大发明、长城和儒学为核心,这种方式过分强调传统,忽视现状,很难在流行文化当道的国际文化传播竞争中形成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视细节,重视目标受众的需求与互动。文化传播要尊重规律,而不能只强调自身的善意。

吴哥的微笑:经济对地理的依赖在减弱,文化对地理的依靠则始终很强
因此,中国文化亟须打造“旗舰项目”。所谓“旗舰项目”,就是要使中国文化资源“活起来”,既要实现经济收益,更要实现文化收益。文化旗舰项目必须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功能。要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模式,就必须在标准化建设以及细节上做文章,而不是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要经得起历史和市场的检验。中华文化旗舰项目应在浓缩历史文化经典素材的基础上,设立中国民俗与古村落版块、中医药与中餐文化版块、华人华侨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版块、“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体验版块等。其中,民俗要在“乡愁”上做文章。在这方面,韩国“乐天世界”的经验可供学习借鉴。1989年,韩国开业的“乐天世界”除娱乐设施外,民俗博物馆是其一大亮点。该博物馆不是静止的展示场所,为了能生动活泼地再现韩国历史与文化,工作人员在展示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为儿童和青少年准备各种有益活动和特别展示等,民俗博物馆已成为可生动体验韩国文化和民俗的观光名所。
总之,文化是灵魂,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文化交流是“通心工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旗舰项目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内不断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和依赖,对外显著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欣赏与认同。
为此,我的理想就是让中国文化“行走”起来,行走的关键就是让国人的眼神中充满对文化的坚定与灵动,同时能够激发外国民众的文化冲动,“一种与人分享中国文化的冲动”。要使文化“行走”起来,首先要区分文化与制度的边界,即文化与制度的功能是有区别的,文化的核心功能是扬善的,制度的核心功能是惩恶的,不能过分依赖文化去惩恶,也不能过分指望制度去扬善。同时,要厘清文化与价值的边界,文化就是生动与鲜活,价值就是深刻与共鸣,要打造“有文化的价值”以及“有价值的文化”。我始终认为,国家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应该是一个文化事件。有志同道合者已经上路。2015年5月,我推动成立了“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大家聚智、聚焦,以“文化经济学”视角剖析“一带一路”,努力打造征服人心的中国文化精品,共同助力中国的文明型崛起。

陈平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国际民间艺术创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未来商习院导师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国际民间艺术创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咨询专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文化委员会委员,首位获得欧洲艺术联盟授予的“艺术与文化推广欧洲金奖”的华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