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水饱和蒸气压数据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水在不同温度下饱和蒸气压数据。

2.运用经典的蒸气压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对比实验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经验公式有一定了解,方便以后选用合理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实验,了解高压釜的结构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

对于很多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进行蒸汽平衡计算是经常碰到的事情。尤其在石油化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对于单套装置或全厂的蒸汽进行平衡计算,是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目前的蒸汽平衡计算主要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辅以手工计算为主,因此,有必要对蒸汽平衡计算的思路加以说明。

石油化工厂的生产工艺在热能利用方面有以下特点:

①需要蒸汽来驱动发电机、压缩机、泵或风机。

②需要不同等级的蒸汽来加(伴)热和作为生产原料。

③可以回收大量余热,用以产生副产蒸汽或加热给水。

④可以回收大量的蒸汽冷凝水。

⑤一些大型石油化工厂还设有自备电站,满足装置部分用电。

石油化工厂的蒸汽系统一般包括以下部分:母管、锅炉、余热锅炉、汽轮机、除氧器、闪蒸罐、减温减压器、工艺蒸汽用户、放空消声器等。

在进行蒸汽平衡计算时,由于习惯不同,一般采用蒸汽平衡表或蒸汽平衡图,将蒸汽系统中的各部分表示出来。在蒸汽平衡表中,按照不同蒸汽等级的产汽设备、用汽设备,分别列出其产汽量、用汽量,各等级蒸汽的产、用汽量必须相等。在蒸汽平衡图中,需按蒸汽等级画出各级蒸汽母管,再按照蒸汽系统中的各主要部件所产生或消耗的蒸汽参数,在相应的蒸汽母管下画出这些主要部件,然后经过计算调整,使各级蒸汽母管的进、出蒸汽量相等。

蒸汽平衡计算过程参见图3-1。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蒸汽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主要通过实验研究饱和蒸汽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并将之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增进学生对不同经验公式的认识,方便以后选用合理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图3-1 蒸汽平衡计算框图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经验公式。

(1)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

该方程是以理论概念为基础,表示物质相平衡的关系式,它把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体积的变化和过程的热效应三者联系起来,方程如下:

   (3-1)   

式中 T——循环的温度;

dT——循环的温差;

——从相态α到相态β的相变热;

——从相态α到相态β比容的变化量;

p——饱和蒸气压。

该方程不但适用于水的汽化,也适用于冰的升华。

(2)卡末林-昂尼斯方程

实际的蒸汽和理想气体不同,原因在于气体分子本身具有体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卡末林-昂尼斯气体状态方程考虑了这种力的影响。卡末林-昂尼斯于1901年提出了状态方程的维里表达式:

pV=RT(1+B'p+C'p2+D'p3+…)  (3-2)

这些维里系数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其中的第二和第三维里系数都已经有了普遍的计算公式。

一般在我们所讨论的温度范围内,第四维里系数可以不予考虑。

(3)Goff-Grattch饱和蒸气压公式

从1947年起,世界气象组织就推荐使用Goff-Grattch蒸气压方程。该方程是以后多年世界公认的最准确的公式。它包括两个公式,一个用于液-汽平衡,另一个用于固-汽平衡。

对于水平面上的饱和蒸气压:

   (3-3)   

式中 T0——水三相点温度,273.16K。

对于冰面上的饱和蒸气压:

lgpi=9.096936(1-T0/T)-3.56654lg(T0/T)+0.87682(1-T/T0)+0.78614  (3-4)

式(3-3)、式(3-4)为1966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国际气象用表所采用。

(4)Wexler-Greenspan蒸气压公式

1971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Wexler和Greenspan根据25~100℃范围水面上饱和蒸气压的精确测量数据,以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为基础,结合卡末林-昂尼斯方程,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并参照实验数据作了部分修正,导出0~100℃范围水面上饱和蒸气压的计算公式,该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3-5)   

式中常数项的个数n一般取4~8,例如n为4时,各项系数为:

C0=-0.60436117×104C1=0.1893292601×102C2=-0.28244925×10-1

C3=0.17250331×10-4C4=0.2858487×10

(5)饱和蒸气压的简化公式

上述的饱和蒸气压公式均比较繁杂,为了适应大多数工程实践需要,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微处理器编程的需要,总结了一组简化饱和蒸气压公式。对于水面饱和蒸气压:

lnpw=(10.286T-2148.4909)/(T-35.85)  (3-6)

对于冰面饱和蒸气压:

lnpi=12.5633-2670.59/T  (3-7)

上式与Goff-Grattch公式和Wexler-Greenspan公式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0.2%。

(6)安托因(Antoine)方程

一般的化工计算中,也常用安托因方程计算饱和蒸气压:

   (3-8)   

式中,对水而言,A=17.4285,B=3816.44,C=227.02,该式适用温度范围为284~441K。

三、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中可采用不锈钢釜式反应器(见图3-2)测定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

图3-2 不锈钢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不锈钢釜式反应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生产能力强等优点,釜内设有搅拌装置,釜外常设传热夹套,传质和传热效率均较高;在搅拌良好的情况下,釜式反应器可近似看成理想混合反应器,釜内浓度、温度均一,化学反应速度处处相等;釜式反应器操作灵活,适应性强,便于控制和改变反应条件,尤其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因此,不锈钢釜式反应器在医药、饮料、化工、颜料、树脂等工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锈钢反应釜通常由釜体、釜盖、搅拌器、加热夹套、加热(冷却)蛇管、支承及传动装置、轴封装置等组成。釜体、釜盖、搅拌器、轴封等通常均由不锈钢制作。

釜体与釜盖由法兰密封连接,釜体下部设有放料口,釜内有搅拌器,釜盖上开设进料口、搅拌观察口、测温测压口、蒸汽引出分馏口、安全放空等工艺接口。

釜盖上部设置支架,其上安装搅拌电动机及减速机,驱动釜内搅拌器完成搅拌功能。在搅拌轴与釜盖之间通过机械密封达到轴封的目的。

【设备参数】

(1)不锈钢高压釜

体积:V=2.0L。

最高允许操作压力:pmax=9.8MPa。

最高使用温度:300℃。

搅拌转数:0~750r/min。

电动机功率:600W。

加热功率:1.5kW。

控温精度:0.5%FS。

(2)气体背压阀

入口压力:pmax=15.0MPa。

出口压力:p=0.3~10.0MPa。

工作温度:≤100℃。

接管外径:ф3mm。

使用介质:纯净气体、液体。

(3)AI人工智能调节器

测量精度:0.5%FS。

(4)BT300S蠕动泵

流量范围:0.006~1340mL/min。

转速范围:350r/min。

转速分辨率:0.1r/min。

功率:<50W。

外控输入电平:12V。

外控模拟量:0~5V。

【流程图】

饱和蒸气压数据测定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3 饱和蒸气压数据测定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1.向水槽中加入去离子水至刻线(约5L)。

2.检查管路,打开高压釜进料阀、排空阀。

3.开启蠕动泵,向高压釜内注入去离子水1L。

4.关闭高压釜进料阀,打开冷凝器水阀,打开加热系统开始加热。

5.温度达到100℃左右时,等釜内空气完全排尽后,关闭排空阀,控制加热速率,开始记录温度、压力。

6.温度超过180℃时,停止加热,打开蛇管冷却水阀降温。

7.高压釜内温度降低至接近室温后,关闭蛇管冷却水阀。

8.打开高压釜底放尽阀,排出高压釜内液体。

9.记录大气压力、室温。

五、注意事项

1.如需要打开高压釜盖,应注意不能碰伤釜盖与釜体的密封面;安装时要用力矩扳手均匀拧紧螺母,装好后要用N2试压。

2.升温过程要控制升温速率,加热电流不能超过1.5A。

3.一定要等釜内温度降至室温时,才能打开放尽阀放出物料。

4.处理数据时要注意表压与绝压的关系。

六、数据记录

实验1数据记录样表见表3-1。

表3-1 实验1数据记录样表

七、报告要求

1.在坐标纸上描出水蒸气温度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2.按安托因方程形式用实验数据回归参数,并将其与经典数据进行比较、讨论。

八、思考题

1.处理实验数据时,压力应该用绝压还是表压?

2.开始记录数据前,釜内的空气为什么要排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