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老师的心愿
进入冬天,十堰这几天的天气有点微微的冷,但好在每天阳光柔和明媚,更主要的是老师这段时间对我们提出的问题都一一不漏地耐心讲解,生怕我们有谁没掌握好。我感觉老师就像是隐居在杏林里的高手,他化身为园丁,默默地,一心培养我们这些中医的新苗。今天跟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老师还专门跟我们讲:“你们在任之堂这里要把心定下来好好学。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我会把我所知道的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我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看得了一万个病人,看不了十万个。我的生命也有限,我很担心说不准哪天我走了,任之堂这个担子就没人挑了。只要你们真正学好中医,为人品行端正,你们以后在哪里都可以打我任之堂的牌子,把任之堂的薪火传承下去。”
老师的期待,使我们既感激、感动,又很受鼓舞,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把老师传授给我的学术思想记录整理,并传播出去,用我们的星星之火,点燃中医传承的火炬。
但是话说回来,老师虽然有授业传道的心愿,但对来学习的人并不是来者不拒的。
今天就有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一上午都赖在老师的诊室门口,问他看不看病,他摇头不说话,赶他也不肯走。等到老师看完病人的时候,他跑进来向老师行了个礼,说要拜老师为师学习中医。我们一看,他身材壮实,皮肤黝黑,手掌粗糙,不像个读书人。
老师喝了口茶,心中已然有数,问他:“你原来是干什么工作的啊?”
“搞建筑的。”他回答道。
“那你以前有没有学过中医啊?”
“没有。”
“你现在记忆力好不好啊?”
“记忆力不怎么好了。”这人还挺老实的!
“那你学中医干什么呢?”
“给别人看病啊。”
“你没有中医执业资格,不能给人看病,给人看病是违法的。”老师提醒他。“怎么不能,肯定可以的啦。”这家伙犟得很。
“中医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深奥得很,要学有所成,起码要个十几年。十几年你都老了,就算学好了也不能给人看病,大好光阴都浪费了。你应该老实做好你自己的本分工作,这样才能实现你的人生价值。”老师好心规劝他。
“不行,我一定要学,你不收我就不走了。”
真是死不回头啊。老师一看他这架势,对他讲道理简直是对牛弹琴。于是给他一册《清净经》,对他说:“好吧,既然这样,我就给你个机会。只要你在三天内把《清净经》背会,我就收下你。”
他一看,《清净经》字数不多,点头表示接受。拿着小册子就开始读起来:“太上老君曰……”这读得比涩脉还不流畅,我们不禁摇摇头。
我把这些写下来,是想提醒那些看了老师的书就头脑发热想过来拜师学习中医或者自学中医的外行人:术业有专攻。中医很深奥,自己了解些简单的中医养生知识就可以了,不要想着学了给自己或者别人看病。皮毛之技不但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别人。自古虽然不乏自学成才的大医家,但那些都是百年一见、天资超人的骄子。老师虽然很希望能把中医传承发扬光大,也欢迎大家来任之堂学习交流,但对前来学习的人也是有要求的,并不是每个来的人老师都会接收。而且,即使要来学习,也要事先征得老师同意才行。这杏林的园丁,他也要选好的苗子来培育。不然,不但苗子长不好,园丁的心血也要白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