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型HRD:人力资源总监7件事
- 黄渊明
- 2204字
- 2025-02-17 07:41:59
7 善用S-GAPS模型找到工作抓手
林枫在日常与业务高管沟通时,总觉得没有好的方法论将业务战略、目标很好地落地为HR领域的关键工作,他一直为此苦恼。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华为公司的HR高管,这位HR高管告诉林枫,他的案头一直放着一本书——《人力资源成为战略性业务伙伴》,这本书他读了无数遍,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
书中提到,随着业务的发展,对HR部门及HR工作者的要求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除了那些较为传统的要求,如招聘、薪酬管理和培训外,HR工作者应更加积极主动地从战略高度开展工作。从战略角度开展工作是指HR工作者应当把大部分时间和重要资源用于关注工作场所业绩最优,从而使公司业务成果最大化。HR部门不是为自己该做什么负责,而是必须为自己所提供的服务的结果负责,即将人们对HR期待的价值变为现实,从而证明自身的价值。
HR部门要战略性地运作,部门中的有些人就必须以SBP(战略业务伙伴)角色工作。在书中,SBP的特殊含义包括以下3点:
(1)那些能与中层和高层领导成为业务伙伴的人,他们对业务需求和领导人面临的挑战有着深入的了解。简而言之,SBP应当能够与公司领导建立起直接接触的机会,并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建立起可靠的形象,赢得这些领导的信任。
(2)那些能够识别谁是自己真正的客户,并能够与之合作;在能够直接影响公司业务需求的战略性项目上提供支持,发挥SBP的以项目为导向的角色作用。
(3)通过有效完成上述两项职责,有些SBP会获得与客户“并肩作战”的权利与机会。此时SBP的职责不再是关注具体项目,而是关注整个企业在未来几年的业务需求。以这种方式工作的SBP在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整合资源与实施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为实现业务规划提供支持。
书中提到:“决定一个组织成败与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员绩效。”“任何一个公司,情况都是相似的。为了获得你想要的结果,你首先必须理解公司的商业需要。然后,你要确定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该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为了确保员工的工作绩效,必须确定员工是真正有能力的,并且他们的工作环境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这本书介绍了GAPS模型,它是一个组织诊断模型,指导HR如何从组织的业务目标、业绩需求导出对员工的绩效、能力需求,可以作为HR与业务部门调研访谈,进行组织诊断的沟通问题提纲。详细情况如图2-1所示。
林枫根据工作需要,在GAPS的前面再加上了一个S作为导入性的思考要素,可以用于HR高管自身分析,但不一定用于访谈提纲。
那么,具体什么是S-GAPS模型呢?以下是对这个模型的简要介绍:
S——Strategic。“战略性”的意思,就是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考虑人力资源举措的导入性问题,以此作为HR工作的方向性引导。

图2-1 GAPS模型
G——GO for the SHOULD。G,(理想)目标,包含业务、绩效两个目标,业务目标是公司追求的业绩目标,绩效目标是对某一类员工群体的考核目标,两者的关系是:业务目标需要公司内不同员工群体的绩效目标来支撑实现。
组织业务目标清晰后,HR需要引导业务部门通过思考“为实现业务目标,员工应当具备哪些行为来履行岗位职责或应当做出哪些行动”这一问题,将业务目标转化为员工绩效目标。
举例来说,访谈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您好!张总,我想先从2019年的业务目标了解:咱们事业部目前的规模是多大?2019年的市场份额是多少?销售额预计完成多少?
(2)您觉得完成这些目标,员工需要做哪些关键任务?
A——Analyze the IS。A,分析现状,找到差距。HR需要通过了解实际水平和目标水平这两个方面的信息,引导业务部门找出目标和结果之间的差距。
举例来说,访谈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2018年,事业部销售额完成了多少?哪些产品线实际和目标水平差异比较大呢?
(2)和目标差距多大?目前人、财、物等方面资源配置的现状是什么样?
P——Pin down the Causes。P,探求原因,即是什么导致目前的结果。产生业务绩效差距问题的原因有组织外部因素、组织内部因素和个人因素。
组织外部因素指不受组织内任何人员控制的因素,这是客观因素,很难改变。故而应聚焦组织内部因素和个人因素。组织内部因素是组织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角色与期望、辅导与强化、激励等。个人因素指员工个人按要求完成工作所必需的能力因素。
举例来说,访谈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您觉得目前的结果的症结来自哪些因素呢?
(2)关键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哪些具体方面起影响作用呢?
(3)关键因素中哪些业务环节出了问题?
探寻原因可以采用由外到内的方式。
外部原因,是指企业外部的因素:经济环境、行业政策、竞争格局、产业链协同、消费者市场、人才市场等。
内部原因,是指组织内的因素,包括组织、人才、激励、文化氛围等。
具体如下:
组织:组织形态、组织规模、组织绩效、组织效率、组织协同能力、组织规范性(即制度、机制与流程,如明确的角色与预期,工作体系与流程,信息、人员和辅助工具的可获得性)等。
人才(干部、员工):数量、结构、知识、技能、能力、准备度(特指干部)。
激励:激励政策、激励资源、激励结构。
文化氛围:员工对组织文化与氛围的评价、组织文化对组织经营业绩的影响等,具体可综合运用盖洛普Q12测评法、丹尼森企业文化模型等方法进行评估。
这种思路一旦清晰,很快就会引起业务部门的共鸣,访谈就会顺利进行。HR高管即使不太懂业务,但在与其他业务高管访谈的时候,若按照GAP模型,谈对方关注的业务目标、绩效目标则访谈主题就会很顺利地切入。
S——Solution。即分析原因后提供的解决方案。具体可以从外部生态、组织、人才、激励、氛围5个方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