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发用化妆品

美发用化妆品发展很快,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洗发、护发、染发、烫发、生发、脱毛和剃须等类别,其中染发和烫发两类化妆品中含有的成分毒性较大。

洗发类化妆品

【概述】

洗发类化妆品不仅可以去除头发油污、清除头皮屑,还可保护和美化头发。按照物理形态分类,可分为洗发香皂、洗发粉、洗发膏和液态洗发剂(常称作洗发香波)。目前市售产品绝大多数是液态洗发香波。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另外还有一些功能添加剂,如增泡剂、增稠剂、增溶剂、稀释剂、去屑剂、珠光剂、调理剂、止痒剂、香料、维生素等。表面活性剂大多为低毒和微毒,具体参见本篇概述章节。功能添加剂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均很低,并且毒性也多为低毒或微毒。

洗发类化妆品对皮肤黏膜刺激性较小,人体中毒途径主要是口服。

【临床表现】

少数人对洗发类化妆品中的一些物质敏感性较高,皮肤接触后会出现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症状。

少量口服大多无明显中毒表现。口服剂量较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诊断要点】

根据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或是短时间大量口服洗发类化妆品的接触史,皮肤接触出现局部皮肤损害,口服接触出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诊断多不困难。

【处理原则】

症状较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严重者可参照概述处理原则进行治疗。

护发类化妆品

【概述】

护发类化妆品可以改善和保持头发的调理性,使之滋润柔软、光亮富有生机。按照形态可分为水状和油状液体、黏稠乳液和膏体、凝胶状固体、气雾剂等。主要包括护发素、护发水(也称为养发水)、发油、发蜡、焗油等。护发素是最常用的护发类化妆品,其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还会配加一些植物油脂、脂肪醇、脂肪酸酯以及增稠剂(纤维素或树脂类物质)、防腐剂、香精、抗氧化剂、珠光剂等,毒性均较低。护发水具有增加头皮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生长,防止脱发等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定量乙醇、异丙醇、丙二醇、山梨醇等醇类物质,还常添加水杨酸、间苯二酚、谷胱甘肽等软化角质、抑制皮脂分泌等药物,具有生发作用的还会加入斑蝥素、何首乌、生姜酊等中药成分,除醇类以外物质含量均较少。发油主要成分为天然植物油或矿物油,一般会添加少量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发蜡主要成分是凡士林(油性发蜡)或植物油加蜂蜡(水溶性发蜡)。焗油主要成分是植物油、合成酯类和表面活性剂,以及香精等添加剂。发油、发蜡和焗油毒性均较低。

【临床表现】

部分人对护发类化妆品(护发水多见)中的一些物质敏感性较高,皮肤接触后会出现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症状。

少量口服护发类化妆品大多无明显中毒表现。口服剂量较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护发水中含有较多量的醇类物质,直接进入眼内可导致明显的眼睛刺激症状。

【诊断要点】

根据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或是短时间大量口服护发类化妆品的接触史,皮肤接触出现局部皮肤损害,眼睛接触出现眼睛刺激症状,口服接触出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诊断大多不困难。

【处理原则】

症状较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严重者可参照概述处理原则进行治疗。

染发类化妆品

【概述】

染发类化妆品按照染色后保持时间长短可分为暂时性、半持久性和持久性三种类型。暂时性染发剂只需要使用洗发香波一次即可除去头发上的着色剂,主要由水溶性染料或颜料、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分为固体、凝胶和液体喷剂三类,其中液体喷剂中大多加入醇类作为溶剂载体,毒性相对较低。半持久性染发剂染后的头发颜色可以耐受10次左右的洗涤,有液体、凝胶、膏霜等状态,其主要成分包括各种合成染料、增稠剂、胶凝剂、调理剂、表面活性剂等,但一般不含有氧化剂。持久性染发剂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类,可长时间保持头发染色不褪,其组成与半持久性染发剂类似,但大多含有过氧化氢、过硼酸钠、过氧化脲等氧化剂。后两类中含有合成染料,有些染料口服毒性很大,皮肤黏膜接触也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过氧化氢、过硼酸钠、过氧化脲等氧化剂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染发类化妆品后,可发生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大剂量、长时间接触者,局部可出现明显红斑、水肿、水疱、糜烂。直接进入眼睛,可造成结膜炎甚至角膜炎表现。

口服摄入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表现。部分染发类化妆品口服剂量较大时,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血性膀胱炎,并可出现肝功能障碍。

【诊断要点】

根据染发类化妆品接触史,皮肤黏膜接触后出现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表现,口服接触后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或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血性膀胱炎等表现,可进行诊断。

【处理原则】

皮肤黏膜接触或进入眼睛者,立即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接触部位。口服摄入剂量较大者应立即洗胃。症状较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严重者可参照概述处理原则进行治疗。

烫发类化妆品

【概述】

烫发类化妆品主要分为化学卷发剂和头发拉直剂。化学卷发剂分为热烫卷发剂和冷烫卷发剂。热烫卷发剂多是氨水等碱性很强的物质,现已基本被淘汰。冷烫卷发剂主要成分是巯基乙酸胺(铵)盐或乙醇胺盐,常使用这些盐的氨溶液,冷烫过程中还要使用溴酸钾、溴酸钠、过氧化氢或过硼酸钠等氧化剂。常用的头发拉直剂有苛性碱制品和角蛋白还原制品,苛性碱制品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角蛋白还原制品包括巯基乙酸盐和过氧化氢、过硼酸钠等氧化剂。烫发类化妆品含有大量刺激性、腐蚀性化学物质,如氨、氢氧化钠(钾)、溴酸钾、溴酸钠、过氧化氢或过硼酸钠等,其相关毒性资料参见有关章节。巯基乙酸铵(ammonium thiogiycolate)是最常用的烫发化妆品,常温下为无色或淡粉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熔点-10℃,沸点115℃,毒性为中等毒,大鼠腹腔注射LD50165mg/kg,小鼠腹腔注射LD50100mg/kg。

烫发类化妆品对皮肤黏膜、呼吸道有较强刺激性和腐蚀性,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直接接触烫发类化妆品后,容易出现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症状。接触剂量较大、时间较长者,可出现明显红斑、水肿、水疱、糜烂甚至溃疡、焦痂。直接进入眼内者,可造成明显结膜炎甚至角膜炎表现。

口服摄入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表现,剂量大者可出现口腔、食管、胃烧灼痛和腹部绞痛,甚至消化道溃疡、穿孔。

【诊断要点】

根据烫发类化妆品接触史,皮肤黏膜后出现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表现,口服接触后出现以胃肠道刺激或腐蚀性表现,诊断多不困难。

【处理原则】

1.皮肤黏膜接触者,立即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彻底清洗接触部位。进入眼内者,立即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2.口服摄入者,剂量不大时可口服生蛋清、牛奶保护胃肠道黏膜。剂量较大且无明显胃肠道腐蚀、穿孔表现者,可考虑谨慎洗胃,洗胃操作应轻柔,留置洗胃管后应首先抽吸胃内液体,每次洗胃液量宜少、压力宜小。洗胃后留置洗胃管,用于病情观察。

3.其余处理参照概述处理原则进行。

脱毛类化妆品

【概述】

脱毛类化妆品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脱毛剂主要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硫化物,如硫化钠、硫化钙、硫化锶等;有机脱毛剂主要是巯基乙酸盐(包括钙、钠、锂、镁、锶等盐)。为了加强脱毛效果,还可加入尿素、胍等有机氨物质。脱毛类化妆品物理形态多为膏、霜或蜡状固体。无机硫化物常温下均为固体,硫化钠易溶于水,硫化钙和硫化锶水溶性较差,遇酸均可产生硫化氢气体。无机硫化物经口毒性均为低毒,硫化钠小鼠经口LD50820mg/kg,硫化钡大鼠经口LD50640mg/kg;无机硫化物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硫化钠刺激腐蚀作用最强。巯基乙酸盐常温下为固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经口毒性为低毒,巯基乙酸钙大鼠经口LD501200mg/kg,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长时间大量接触脱毛类化妆品后,容易出现接触性皮炎表现,部分人可发生过敏性皮炎。

口服接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诊断要点】

根据皮肤黏膜长时间接触或口服接触脱毛类化妆品的接触史,临床出现相应的中毒表现,可进行诊断。

【处理原则】

症状较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严重者可参照概述处理原则进行治疗。

其他美发类化妆品

【概述】

发用凝胶亦称发膏、发用啫喱,可使头发光亮、也有一定定型作用。发用凝胶分为油型、乳化型和水溶型,油型发用凝胶主要由矿物油(如液体石蜡)、胶凝剂(如硬脂酸、棕榈酸的金属皂)组成;乳化型发用凝胶成分包括植物油、液体石蜡、高级多元醇、表面活性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等,可用水清洗掉;水溶型发用凝胶主要由水溶性合成树脂、多元醇组成,容易用水清洗。发用凝胶对皮肤黏膜刺激性较小,口服毒性均较低。

喷发胶可使头发定型,其成分包括合成树脂、溶剂(水、乙醇、异丙醇等)、增塑剂(如酯类、二甲基硅氧烷)、喷射剂(如丙烷、丁烷)等,其中溶剂可占质量百分比的60%~70%。喷发胶因含有较大量醇类,可对皮肤黏膜有轻微刺激性,口服毒性较低。

定型摩丝又称泡沫发胶,主要成分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酯、表面活性剂、溶剂(水和乙醇)、喷射剂等。定型摩丝对皮肤黏膜刺激性较小,口服毒性也较低。

【临床表现】

少数人对这些化妆品中的一些物质敏感性较高,皮肤接触后会出现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症状。

少量口服大多无明显中毒表现。口服剂量较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诊断要点】

根据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或是短时间大量口服的接触史,皮肤接触出现局部皮肤损害,口服接触出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可进行诊断。

【处理原则】

症状较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严重者可参照概述处理原则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