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迈向心声的轨迹
李洛盯着银行账户余额——¥3,287.42,刚好够支付《公务员生存法则》最后一批印刷费,但意味着她接下来半个月只能吃泡面。
自费出版的5000册书堆在出租屋角落,像一座讽刺的纪念碑。父亲昨晚踢翻了一摞,油墨味混合着泡面汤,在狭小的房间里发酵成令人窒息的失败气息。
"写现实向没出路。"出版社编辑的话还在耳边回响,"现在流行甜宠总裁文。"
李洛抓起刚买的《富爸爸穷爸爸》,书签卡在"资产与负债"那章。她突然笑了——自己不就是那个挣扎在负债里的"穷爸爸"吗?
手机震动,童欣发来新书封面设计稿:《霍先生的小玫瑰》。烫金封面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出版社logo赫然是当初拒绝李洛的那家。
"羡慕吗?"李洛自言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刚拆封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系列全集。
窗外雨声渐密,她翻开笔记本写下新标题:《亿万总裁的契约娇妻》。
清北大学法学院辩论室,凌晨两点。
王莱盯着屏幕上刚写完的章节,后颈突然一凉——应夏把冰可乐贴了上来。
王莱闻着这个味道,突然觉得比任何香水都迷人。
"学姐..."他鼓起勇气,"明天能借用你电脑吗?我键盘坏了。"
应夏挑眉:"这周第三次了。"她突然俯身,鼻尖几乎碰到他的,"你该不会..."
王莱心跳如雷。
"...是想偷看我未发表的论文吧?"
"不是!"王莱慌乱中打翻可乐,液体渗进键盘缝隙。应夏抢救电脑时,他瞥见她颈后一颗小痣,位置和他小说里女主角的一模一样。
三天后,当应夏把修好的电脑还给他时,桌面多了个文件夹:《王莱作品分析报告》。
他点开一看,整整50页的批注,最后一行红字特别醒目:情感描写进步显著,尤其第37章暗恋心理,真实得不像虚构。
童欣在跑步机上调整呼吸,霍廷的手稳稳扶在她腰间。
"慢点。"他抹去她额头的汗珠,"李清瑜医生说备孕期间心率不能超过..."
"知道啦!"童欣笑着躲开,"比魏征还啰嗦。"
自从《霍先生的小玫瑰》大卖,她的生活彻底变了样。出版社专门派编辑跟进她的备孕日记,说是"读者最爱看这种真实甜宠"。
早餐桌上,霍廷神秘地推来一个礼盒。童欣拆开,是套纯金打造的玫瑰书签,花瓣上刻着细小的日期——他们第一次约会那天的天气预报:晴转多云,东风3级。
"今天要见的影视方..."霍廷欲言又止,"是萌萌表哥的公司。"
童欣的书签掉进牛奶杯。三个月前那个暴雨夜,萌萌挺着肚子说"霍廷哥更关心我孕期"的画面再度浮现。
"我推了。"霍廷握住她发抖的手,"咱们自己成立工作室。"
他掏出手机,屏保是童欣上周偷偷查的B超单——宫内早孕,可见胎心。
BJ图书大厦签售台前,队伍排到了三楼。
"孟老师!"女读者激动地递上《贞观打工人》,"能写'致未来的魏征'吗?我儿子叫这个名字!"
孟轲的钢笔顿了顿——这已经是本周第七个要给儿子取名魏征的读者了。
签完最后一本,他瞥见角落里的杨璐。她穿着便装,怀里抱着刚接生的新生儿,正悄悄往货架上塞他的新书《产科男医生》。
"孟太太。"他挤过人群搂住妻子,"这是贿赂读者?"
杨璐怀里的婴儿突然哭起来,小手乱挥间扯掉了他衬衫纽扣。孟轲手忙脚乱时,一张纸片从口袋飘落——首印20万册加印通知单。
当晚的庆功宴上,出版社社长醉醺醺地透露:"央视要改编你的书!"
孟轲的香槟杯停在半空。三个月前他还是个失业高管,现在竟要走进央视大楼?
回家路上,他背着睡着的杨璐慢慢走。月光下,妻子呢喃着产房术语:"枕后位...钳产..."
孟轲轻轻吻她发顶,突然想起《贞观打工人》里自己写的话:所有至暗时刻,都是下一幕辉煌的伏笔。
李洛在咖啡馆修改《契约娇妻》结局时,电视突然播放孟轲的专访。
"感谢我太太..."荧幕里的孟轲举着"畅销作家"奖杯,"她接生过无数生命,也接生了我的第二人生。"
李洛的拿铁凉了。她低头看自己文档里俗套的"带球跑"情节,突然全部删除。
手机弹出王莱的消息:学姐答应当我第一个读者了!配图是辩论室里两只交叠的手——捧着王莱的书本。
窗外,童欣和霍廷手牵手走过,她的小腹已有微微隆起。霍廷小心翼翼护着她避开人群的样子,比任何总裁文男主都动人。
李洛合上电脑,买下了书店最后一本《贞观打工人》。扉页上孟轲的签名龙飞凤舞:给所有不甘心的灵魂。
回家路上,她拐进邮局,把积压的《公务员生存法则》全部寄往各大学图书馆。包裹单备注栏写着:请放在职业规划类书架。
凌晨两点,李洛的台灯依然亮着。
《亿万总裁的契约娇妻》的文档卡在第7章,光标在空白页面上闪烁,仿佛在嘲笑她的挣扎。她烦躁地合上笔记本电脑,从书堆里抽出《富爸爸穷爸爸》,书签还夹在"财富自由之路"那章。
"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的东西..."她轻声念着,目光扫过房间里堆积如山的自费出版书籍,"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取走的东西..."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突然停在一段被荧光笔标记的文字上:
李洛猛地坐直身体。
电脑屏幕幽幽亮起,显示一条未读邮件——某小型文学网站编辑的回复:您的《公务员生存法则》虽不符合我社出版方向,但人物刻画真实有力,可否考虑改编为职场题材网文?
她盯着这封三天前就该看到的邮件,手指微微发抖。原来自己坚持的现实主义风格并非毫无价值,只是放错了平台。
窗外,一只飞蛾扑向台灯,在墙面上投下巨大的阴影。李洛突然打开新文档,标题改为:《体制内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