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时心中暗道,胤禛既然这么关注巴尔图,对他的际遇了如指掌,看来也是早就对巴尔图动了心思的。
这颗棋子,还真可能是早早被他预留下的。
不过,既然机缘之下,成了他弘时的骑射师傅,又被他知道了这些,那么,他自然不会让巴尔图跑掉了,即便是自己的阿玛,也不行。
弘时微微一笑,没有再问巴尔图的消息,而是眨了眨眼,对胤禛道:
“阿玛,巴尔图的过往倒是颇为曲奇,不过这些能够让您从繁重的部务中解脱出来,歇息片刻,也算孩儿没有白来一趟了。”
胤禛微微一愣,随即不由得轻笑道:“你这哈哈子,竟以巴尔图的过往来消解你阿玛,该打。不过看在你还算有心的份上,就免了吧。”
弘时站起身,走到雍正办公的桌案后,表现得好奇般伸头看了看桌案上的政务文件,竟是数本厚厚的“书籍”。
弘时心中立刻明白,这并非是书籍,而是这个时代的账册。
弘时面不改色的走回来,假装不知的对看着他的胤禛说道:“阿玛,您平日里都要看那些厚厚的书籍吗?难道政务都写在那些书籍里?”
胤禛顿时哈哈一笑道:“哈哈子,那些可不是书籍,而是户部账册,户部的政务,大多就在这些账册里。”
“只要账册无误,以此为准施政,便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竟是账册?可孩儿观之,其内皆是繁字,颇为不便,算起账来,岂不事倍功半?”
弘时装作有些疑惑的样子,眼神清澈的看着胤禛。
胤禛心中一惊,没想到区区稚子,竟一眼便看出了如今天下账务的弊端。
只是,他也没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如今这种方式,能一本一册记录的清清楚楚,已属不易。
“阿玛,孩儿读过汗玛法和五叔注写的《简数精义》,不如就由孩儿助您将账册简化一番,如何?”
弘时走到胤禛身前,伸手拉住他的长袖,稍稍扯了扯。
胤禛立刻便有些怀疑的看向弘时,道:“你竟看过那《简数精义》,何时看的?那可是你汗玛法颇为在意之书,你阿玛我虽也看过,却不明其意。”
弘时眨了眨眼睛,刚要回话,便看到胤禛面容微微一变,好似恍然般说道:“是了,是了,在热河时,你与你汗玛法相处数日,想来就是那时看到的吧。”
弘时心中一乐,应付胤禛,倒是比应付康熙老爷子简单多了。
与胤禛交谈,勾起其疑心后,只消稍稍卖些破绽,引导他自己思索出他认为正确的结果,便可以了。
可与康熙老爷子相处,便不那么容易了。
老爷子疑心丝毫不比胤禛轻,且老爷子心思更加深沉,轻易的引导,反倒更容易遭其质疑。
只有不露痕迹的展露,才能将其疑心打消。
弘时不置可否,并没有接胤禛的话,承认是康熙老爷子教他看的,以免日后出现圆不上的时候。
不过他也确实是在康熙的銮舆上看到的那本《简数精义》,倒也不怕当面对质,便再次说道:
“阿玛,《简数精义》颇为有趣,孩儿觉得那些字体甚为亲切,粗略一看,竟领会了。”
“哦?如此说来,你果真能帮阿玛分忧咯?”胤禛微微一笑,不过那表情仍旧是不太相信的样子。
“嗯,阿玛若不信,可叫一司官来,由其报出数目,孩儿将账册算出,如何?”弘时抬起头,迎上胤禛的目光,眼神中有些挑衅的意味。
弘时知道,胤禛不耐激,如此,方能让他有了好胜之心的按照自己的意图继续下去。
果然,胤禛微微沉默,便说道:“无需他人,阿玛亲自为你报出数目,你算给阿玛看便是。”
弘时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转身走到桌案前,拿起一支没用过的毛笔和几张空白纸张,便看向了胤禛。
胤禛更是做事丝毫不拖泥带水的,他当即走到桌案后,拿起了那本正在核对的账册。
“康熙四十七年秋,户部固有压仓粮三百一十六万七千四百五十三石,闵浙漕运通州共计两百二十万石整,耗损共一十六万零八百石。”
“两江三省漕运共计四百八十万石,损耗......”
“顺义仓存粮解运甘肃十七万石,四川七月上饷八十二万五千石。三边军饷支出四十万石,宗室黄带禄米七十五万石......”
胤禛一笔笔念出了户部十三清吏司各仓科记录汇总而来的全国各省各道上缴的税粮,还有如军饷、赈粮、宗室禄米以及河道支出等特殊部门的应给拨付。
如此下来,一本颇为厚重的账册足足花费了一个时辰,才陆续念完。
毕竟账册上所记录的都是大写的繁体字,一页纸看似很大,实则以毛笔撰写,一页也就能记录个几笔而已。
而弘时则一直认真的誊写着胤禛所报的数字,他笔下的纸,已经换了数张,直至第七张,才密密麻麻的将所有数字誊写下来。
胤禛放下手中的账册,走到弘时身后,看着他誊写下来的数字,眼神猛的一亮,果真是皇上《简数精义》里的那种数字。
胤禛虽然不知弘时撰写的规则,却也心动起来,他竟然隐隐期盼弘时真的能够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弘时却一点也不急,他将收缴上来的税粮作为一列,支出部分又记作一列。
如此循环往复,在所有收支全部记下后,只需分别计算出各自的结果,再做减法,便能计算出最终的结果。
弘时记录的数字,事实上就是阿拉伯数字,这种符号在后世是通用的。
但在眼下这个年代,在大清朝,并没有多少人知晓。
随后,弘时认真的分别将七张纸上的数据求和汇总。
事实上,这在穿越前有着高等教育经历的他眼中,不过是数目大了一些,达到百万数的加减法罢了,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于是,在胤禛报完所有数目后,仅仅一刻钟的功夫,弘时便将结果统计了出来,而且他还是算了两遍,以防出错。
最终,弘时将算出的结果写在了一张崭新的纸上,吹了吹尚未干的墨迹,小心的呈给了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