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鱼塘的麻烦

天刚蒙蒙亮,天佑蹲在岸边的石头上,手上的木勺有节奏的敲打着竹筐,嘴里也跟着节奏吹着口哨。

不对劲啊,100分有200分的不对劲,自己根据系统某次签到的鱼饲料,研究后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成分,往常这时候都会有一大堆鱼游过来了,就跟等待投食的小猪一样。

但是此刻的水面,却平静的让人有些发慌。

达达拿着另一筐的鱼饲料走了过来,摇摇头:“这已经是第三天了,饵料食用减少了30%以上。”

随后拿出一份报告:“前天和昨天的检测都没有发现有寄生虫,今天的检测我已经送到实验室去了。”

两人沿着岸边巡逻,观察着哪里有不正常的地方。直到1小时后,文远拿着检测报告从实验室里出来。

对着两人摇摇头:“今天的检查也没有发现寄生虫!”

接着拿出另一份报告:“这是我从塘中的黏液样本里得出的水质数据,全部是正常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真是奇怪了,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直到天佑蹲在塘边,用手指戳了戳黏液,在手上搓了搓。

透过清晨的阳光,青色的黏液里有细微的结晶反光。

“难道是?”

三人再次来到实验室,各司其职进行着操作,将样本切片观察。

直到第23份时,电子显微镜的屏幕中滑过几缕微光,正是放大了5万倍的鱼鳃切片,上面全是刮痕,就像是玻璃被无数石渣划过一样。

“原来是硅藻!”文远指着鱼鳃上的菱形碎片:“硅藻死亡后,外壳会碎成纳米级的碎片,看这个六边形结构,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脆杆藻属。”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办法了。三人再次展开小会议。

“生物防治法如何,麦穗鱼可以有效吞噬硅藻碎片!”达达提出老家那边的整治方法。

“这个不错,不过效率有待考量,先留着。

“我们可以在水泵出水口那弄个3层过滤网,可以通过4个泵快速的水流交替,尽快降低硅藻量。

“不错!”天佑一锤定音:“我们双管齐下,现在我们去准备所需材料,越早完成越好!”

说干就干,3人分头准备所需材料

夜晚

20盏应急灯将鱼塘照的和白天一样,天佑正在用线穿起松针束。

文远拿着方案说道:“入水口的3层过滤系统要保留下有益藻类,第一层在物理层面挡住大颗粒物质,第二层用活性炭来吸附毒素等有害物质,第三层的话。。。。”

天佑拎起手中的松针束:“第三层就交给我!松针释放的单宁酸可以絮凝纳米级硅藻碎片,还有萜烯类物质,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鱼类应激信息素。”

“而且你们看,松针的网状结构还能有效的物理隔离!”天佑显然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有自信。

上次蓝藻事件,还没发挥效果就被大雨冲毁了,这次可得好好发挥一下它的潜力了!

再从车子后备箱里拿出一大袋紫苏粉,这可是好东西,有止血生肌的效果,到时候0.4的比例加入饵料中,缓解一下受伤鱼群的鱼鳃伤情。

大家一齐上阵,忙到半夜总算是把三个塘的过滤板安装完毕。

达达从房间里端出了一个大盆,里面装的正是达达去买的麦穗鱼!

随着水盆倾覆,本地鱼种麦穗鱼顺着水流而下,在塘里欢快的游着,不停的吞噬着水里的硅藻碎片。

七天后,天佑蹲在过滤系统边记录着数据,一切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达达忽然指着不远处的岸边,一群麦穗鱼挤在一起,也不四处游动,只是张着嘴巴呼吸。

捞起其中一条,手指拂过鳞片:“表面没有寄生虫,但是黏液至少多了3分之1。”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招呼来文远,3人划着小木船进入鱼塘,将之前购买的水下听音器投入水中。

耳机中传来密集的“咯哒”声,达达仔细听了一会:“有点像是甲壳类活动的声音!”

说完,就准备脱掉衣服,跳进水里查看。还好天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达达,将船靠近岸边,掀开了一块石头,青色的螃蟹四散而逃,一只大鳌上正夹着半条麦穗鱼的尸体。

夹起螃蟹的残骸,文远仔细观察了一会:“应该是溪石蟹,爱吃小鱼,会伤到鱼鳞鱼尾,之前听说过上游有蟹场,可能是大雨冲下来的蟹苗!”

当夜,鱼塘里灯火通明,天佑拎起一个地笼倒进盆里,40多只溪石蟹在盆里横冲直撞。

天佑捏起一只小蟹:“这玩意能清理食物残渣,不能全灭了,得留点保证生物链。”

达达一拍脑袋,急忙跑向了仓库,过了几分钟扛着一个机器跑了回来:“这个是我之前研究的声波驱鸟器,我把频率调到甲壳类的敏感波段试试。”

仪器发出人类听不到的波段,水面上不少地方都开始冒着小气泡,起作用了,溪石蟹受惊才会冒泡。

第二天,天佑提着一袋草药,给一旁的达达解释:“碾碎的苦楝粒加入饵料里,能驱蟹又不伤鱼。”

两天后的雨夜里,天佑穿着斗笠查看着出水口处新绑的棕榈纤维,随波飘动的样子像极了水草,麦穗鱼时不时的游过啄着上面的蟹卵。

文远感叹道:“你妈妈出的主意真棒,不仅减缓了水流冲击力,又给螃蟹提供了产卵区,将螃蟹们固定在了这个区域,真是妙极了!”

“民间的智慧不可小瞧!”天佑抓起一只趴在棕榈上的螃蟹看了看。

下午傍晚时分,天佑正打算回家,就看到达达背着10来个小竹篓跑了回来:“这是我跟村里的篾匠张学的,能进不能出,每天抓点加道菜。”

天佑撇撇嘴,没想到还是一个吃货,只能嘱咐道:“悠着点,根据这几天的报告,螃蟹翻动底泥,释放更多的矿物质,好玩意呢,别霍霍完了。”

“哪能呢,我才能吃多少?老板放心。”达达只能苦笑着保证道。

“开玩笑你也当真!”

“我知道你在开玩笑。”

两人的嬉笑声传遍了鱼塘,夕阳下两人勾搭肩背的影子被拉的长长的。

平静的水面下,完美的生态链正在缓慢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