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阎埠贵精明算计,王建国招工入伙
- 四合院:我靠甩竿系统成大佬
- 一芍往事
- 2420字
- 2025-04-26 23:46:05
第二天一大早,四合院里就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热闹劲儿。
“哎,你说今儿建国还卖吗?”
“悬!那玩意儿金贵,哪能天天有?”
“谁说不是呢。不过昨天那台,我瞅了,真不赖!声音敞亮,样子也周正!”
昨天买到收音机的那位大叔,此刻正被几个邻居围着,唾沫横飞地吹嘘着自家的新宝贝,惹得旁边没买到的人心里更是痒痒的。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王建国那屋的门开了。
王建国不紧不慢地搬出一张小桌子,然后,转身回屋,抱出了五台崭新的收音机。
“嚯!”
人群中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叹。
五台收音机,一字排开。
红色的外壳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擦得锃光瓦亮,旋钮和刻度盘在细节处透着精致。
“建国,这……这都卖?”
一个性子急的大婶忍不住问道。
王建国点点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嗯,五台。还是老规矩,五十块一台,不要票,保修一个月。”
话音刚落,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我要一台!”
“给我留一台!建国!”
“我先来的!排队排队!”
昨天还犹豫观望的人,今天彻底绷不住了。
五十块钱,不要票,还保修。
错过这村儿,可就没这店了!
……
很快,五台收音机就被抢购一空。
二百五十块钱现金落袋。
这时一个身影凑了过来,正是叁大爷阎埠贵。
阎埠贵脸上堆着笑,两只眼睛透着精明的光。
“建国啊,生意兴隆啊!”
阎埠贵搓着手,语气热络。
“叁大爷早。”
王建国回应的不咸不淡,对于这位院里出了名的“算盘精”,他心里门儿清。
“那个……建国啊,”
阎埠贵凑近了些,压低声音。
“你看,你这收音机这么抢手,每天就捣鼓这么几台,多可惜啊。”
“零件不好找。”
王建国随口应付。
“我知道我知道。”
“我是想跟你商量个事儿。你看这样行不行,以后你组装好了,叁大爷全包了!我呢,也不让你吃亏,该多少钱多少钱,你看怎么样?”
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震天响:
王建国卖五十,他要是能四十五,甚至四十块钱拿到手,转手卖到鸽子市,一台加个十五二十块,那利润……啧啧!
王建国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
“叁大爷,这恐怕不行。我这都是街坊邻居先照顾着,再说,我零件有限,也做不了太多。”
他才不会把这赚钱的买卖,就直接交给阎埠贵。
再说,凭什么让他空手套白狼?
阎埠贵眼珠子一转,“这样,50一台,我全都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王建国转念一想:
收音机有了稳定的分销渠道,就相当于有了稳定的收入。
而且也省去了自己到处跑销售的时间和精力,好像是一举多得的事啊。
于是假装思考一阵,就勉强答应下来。
这时候,阎埠贵又笑嘻嘻的凑了上来。
“建国啊,叁大爷看你这手艺是真不赖!年纪轻轻就有这本事,了不起!”
他先是恭维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
“你看……叁大爷我呢,也想学学这门手艺。”
“主要还是得多看书,多琢磨。我也是看书学的。”
“图书馆里有不少无线电方面的书,叁大爷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他这是把皮球踢了回去。
想学?
自己看书去!
阎埠贵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看书?
他要是能看书看明白,还用得着来求你?
“看书那得看到猴年马月去?”
阎埠贵有些急了,干脆把话挑明,
“建国,叁大爷也不跟你绕弯子了。你开个价,教我这手艺,你看……二百块钱,怎么样?”
阎埠贵这是下了血本了。
他觉得,学会了这门手艺,那就是个聚宝盆。
二百块钱的投入,很快就能赚回来!
王建国看着阎埠贵那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想用二百块就买走他的核心技术?
这叁大爷的算盘打得未免太精了。
他决定给阎埠贵降降温,让他彻底死心。
王建国故作沉吟,然后伸出一根手指头。
“一百?”
阎埠贵眼睛一亮,觉得有戏!
王建国摇了摇头。
“一千?”
阎埠贵的声音有些发颤,但贪婪压过了惊疑。
王建国再次摇头,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缓缓吐出两个字:
“十万。”
“多少?!”
阎埠贵的声音瞬间拔高,破了音。
他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十万块。”
王建国重复了一遍,语气平淡。
“叁大爷要是能拿出十万块,我立马就把这技术倾囊相授,保证您老人家不出一个月就能自个儿攒收音机。”
阎埠贵目瞪口呆地看着王建国。
十万块?!
他阎埠贵活了大半辈子,连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这王建国不是疯了,就是故意耍他玩!
“你……你……”
阎埠贵确实吓到,也气着了,你了半天,最终泄了气。
“你这是拿我老头子开涮呢!”
说完,他一甩袖子,气呼呼地走了。
可跑到一半又折回来,“那收音机可说好给我留着的啊。”
看着阎埠贵前后模样,王建国忍不住轻笑出声。
走了阎埠贵,王建国关上门,回到屋里。
他仔细清点了一遍自己目前的资金情况。
现在他手头上的现金,已经超过了四百块。
王建国摸了摸下巴,开始盘算起来。
组装收音机确实赚钱,利润高得惊人。
但是,最大的瓶颈在于效率。
从拆解,筛选零件,清洗、打磨外壳,到最后的焊接、组装、调试。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外壳的处理,最为耗时。
他一个人单干,一天能捣鼓出五六台已经是极限了。
“得想办法提高效率……”
王建国喃喃自语。
有了!
这种打磨外壳这种相对简单、重复性高的体力活,完全可以外包出去!
找谁呢?
王建国的脑海里浮现出几个身影——
郭红兵、李向东、罗学农。
这三个都是他初中同学,关系一直不错。
几个人脑子活络,也算踏实肯干。
最关键的是,他们现在都待业在家,正闲得发慌,肯定愿意找点事做,赚点零花钱。
王建国信任他们的人品,而且,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想到这里,王建国不再犹豫,出了四合院,径直往郭红兵家走去。
到郭红兵家时,他正和李向东、罗学农一起,蹲在院子角落里百无聊赖地晒太阳。
“红兵,向东,学农!”
王建国笑着打了声招呼。
“哟,建国”郭红兵抬起头,看到是王建国,有些意外。
“怎么着,今儿想起哥们儿几个了?”
李向东和罗学农也站了起来,好奇地看着王建国。
“这不是有个赚钱的门路,想找你们帮个忙,不知道你们感不感兴趣?”
王建国开门见山。
“赚钱?”
一听到这两个字,原本还有些懒洋洋的三个人,眼睛瞬间就亮了,齐刷刷地看向王建国。
“什么门路?”
郭红兵凑了过来,急切地问道。
李向东和罗学农也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期待。
在这个待业青年普遍迷茫的年代,任何一个可能赚钱的机会,都足以让他们精神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