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活一世不可旧难重演
- 事后诸葛亮:朕的丞相来自五丈原
- 神纹本神
- 2243字
- 2025-05-17 00:14:36
诸葛亮跟庞统是表亲,徐庶又跟诸葛亮相善。
士人结伴同游又是常见之事,想说服二人同往对诸葛亮而言并非难事。
难在黄忠!
黄忠如今是荆州的中郎将且又跟着刘磐驻军长沙攸县。
以诸葛亮的名义去募将,几无可能!
想到嫁给蒯祺为妻的大姐诸葛兰,诸葛亮心中顿时有了计划。
待得雨停,诸葛亮就暂别崔钧,来到襄阳城的蒯府。
蒯祺出身名门,又是襄阳名仕蒯良、蒯越的侄儿,年虽弱冠但已经是地位不俗的襄阳丞了。
“世道艰险,孔明此时返回琅琊祭祖,恐有不测;倘若又如在寿春时被恶人挟持,我又如何对得起叔父的临终嘱托?”听闻诸葛亮要回琅琊的大姐诸葛兰,顿时心急不已。
昔日。
诸葛玄因伤不治,临终前将诸葛亮的大姐诸葛兰嫁给了蒯祺,将诸葛亮的二姐诸葛梅嫁给了庞山民,又嘱托二人能帮衬的尽量帮衬。
诸葛兰也谨记诸葛玄的临终嘱托,自嫁给蒯祺后,对诸葛亮和诸葛均多有照顾。
若非两个姐姐帮衬,诸葛亮在隆中也无法安心耕读。
诸葛兰的关心,让诸葛亮动容不已。
可一想到,大姐夫蒯祺会在二十年后被孟达乱兵所杀,害得诸葛兰每日以泪洗面更是对诸葛亮避而不见,诸葛亮更不愿旧事重演。
诸葛亮想破局改命,就不能留在荆州空废岁月!
“孝不可废,请恕愚弟不能听阿姊的。”诸葛亮冠以孝字名义,婉拒了诸葛兰的好意。
看着诸葛兰在那焦急踱步,诸葛亮内心又多了几分歉意。
为了计划而算计亲阿姐,终究是落了下乘。
可诸葛亮又不得不如此,若不算计亲阿姐,诸葛亮就带不走想带走的人!
计划的推进如诸葛亮预料。
自诸葛兰口中得知诸葛亮要回琅琊祭祖后,蒯祺就亲自找上了诸葛亮。
蒯祺没有劝阻诸葛亮。
当诸葛亮说出“孝不可废”时,蒯祺就明白劝不动诸葛亮了。
一个时常自比管仲乐毅的小舅子,不是蒯祺几句话能劝得明白的。
“我有几个忠厚的护卫,可借与你同行。”
蒯祺二话不说,直接就表明了态度。
劝虽然劝不了,但护卫不会少。
诸葛亮正等着蒯祺这话,趁机道:“不是亮瞧不起姊夫的护卫,而是姊夫如今为襄阳丞,身边更需要忠厚的护卫。不如姊夫替亮单独募个人。”
蒯祺嘴角抽了抽。
我会缺少护卫?
单独募个人?
不还是瞧不起吗?
“不知孔明想募谁为护卫?”蒯祺暗暗盘算手头的钱够不够替诸葛亮单独募人。
诸葛亮也不隐瞒,直言道:“亮不会让姊夫难办。亮欲请攸县的中郎将黄忠随行护卫。”
“这还不难办?”蒯祺瞪大了眼睛。
我一个襄阳丞,有什么资格让个中郎将给自家小舅子当护卫?
“唉。亮也不想让姊夫为难,只是世道艰险,倘若亮又如在寿春时被恶人挟持,阿姊又如何对得起叔父的临终嘱托啊。”诸葛亮仰天长叹,似有落泪。
蒯祺欲言又止。
有心拒绝吧,万一诸葛亮真出了什么事,蒯祺就没法向诸葛兰交代了。
可不拒绝吧,招募黄忠又不是蒯祺能办得到的,想要黄忠给诸葛亮当护卫,得刘表点头!
“罢了!罢了!你先等着,我去请示使君。能不能成,我也不能向你保证。”蒯祺轻叹一声,最终还是放心不下诸葛亮的安危。
看着蒯祺离去的背影,诸葛亮的眼神恢复了坚毅。
算计蒯祺,也非诸葛亮本意。
可若诸葛亮能在中原事成,蒯祺也不用再命丧房陵了。
看似算计蒯祺,实则为蒯祺设想。
诸葛亮不希望蒯祺再次卷入汉魏之争的漩涡。
到了傍晚。
蒯祺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道:“孔明,你运气不错!中郎将前几日刚好回襄阳省亲,欲往谯县寻访名医,使君已叮嘱中郎将,顺路护你去琅琊祭祖。”
诸葛亮闻言大喜:“姊夫之恩,亮没齿难忘。”
蒯祺瞪了诸葛亮一眼:“你要真记得我的恩,下次就挑个我不用请示的。”
诸葛亮连连应诺。
随后。
诸葛亮又径自来寻庞统。
庞统现年二十。
凡大智慧者,多有大愚之相。
如今的庞统,同样不甚知名。
在荆州大部分士人的印象中,庞统是个木讷寡言的。
而事实上。
不是庞统木讷寡言,而是庞统不喜欢跟愚者腐儒共语。
“孔明,听闻你要回琅琊祭祖,不如带庞某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庞统斜倚凭几,似笑非笑,仿佛能看穿迷障。
诸葛亮微微惊讶:“士元从何处得知亮要回琅琊祭祖?”
庞统嘁了一声:“你大阿姊今日一早就来寻山民兄夫妇,说你执意要回琅琊祭祖,执拗到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顿了顿。
庞统又掐指如占卜:“庞某掐指一算,孔明此去琅琊,绝非祭祖这般简单。若无庞某相随,孔明你难成大事矣!”
看着随性风趣意气风发的庞统,想到庞统命丧西川的未来,诸葛亮索性不再隐瞒。
“此去琅琊,亮欲择一明主而事。”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士人的追求大抵如此。
庞统深知诸葛亮之才,也深知诸葛亮不是闲云野鹤之人。
遂问:“孔明欲择曹操还是袁绍?”
诸葛亮轻轻摇头:“曹操屠亮祖地,亮与曹操不共戴天。袁绍沽名之辈,并非明主。”
这个回答,让庞统顿感惊讶:“不择曹操,又不择袁绍,中原之地,还有何人可为明主?”
“左将军,刘备!”诸葛亮语气一凛,脑中不断的浮现与刘备相处的记忆,三顾之恩,如鱼得水,托孤之愿.....
“刘备?”庞统低头琢磨:“可庞某听闻,刘备在许都颇受曹操礼待,出则同车,坐则同席。昔日一方豪杰,如今已成曹操爪牙,又如何能当孔明的明主?”
先前崔钧也认为刘备当了曹操的爪牙,不怪庞统、崔钧有这般想法,以曹操与刘备当前的“亲密”关系,很难不让人误会。
倘若诸葛亮不是自五丈原归来,同样也会误以为刘备当了曹操的爪牙。
“亮以为,左将军并非久居人下之辈。托身于曹操,不过权宜之计罢了。若有良机,左将军定可如鱼入大海如鸟上青天,不再受曹操约束。”在提到刘备时,诸葛亮下意识的就用上了“左将军”的敬称而非直呼其姓名。
称呼上的变化,让庞统顿感惊讶。
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竟然会对曹操的一个爪牙推崇备至?
有趣!
孔明并非诳言之人,能让孔明推崇备至的豪杰,定有其不凡之处。
这次琅琊之行,庞某不会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