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解剖室的灯光惨白得刺眼。张志军站在观察窗前,看着刘小军将郑东明的尸体从冷柜中拖出。这是第三个了——同样的安详表情,同样的氰化物中毒,同样的“全视之眼“符号刻在胸口,只是这次的位置更精确,正好覆盖心脏。
“死亡时间约在昨晚11点到凌晨1点之间。“刘小军的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沉闷,“和前两起一样,先中毒后刻符号。但这次有个新发现——“他抬起死者的右手,食指指尖有一个细小的针孔,“凶手这次用了更隐蔽的注射方式。“
“职业杀手?“罗小伟问道。
“不,“刘小军摇头,“针孔周围有轻微挫伤,说明注射时死者有轻微挣扎,但很快失去意识。职业杀手会做得更干净。“
张志军盯着那个针孔。三个成功人士,同样的死亡方式,同样的符号标记。这不是普通的连环杀人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审判“。
“张队!“文晶晶的声音从走廊传来,她抱着一摞泛黄的档案袋冲进来,马尾辫因为奔跑而散乱,“我找到了!1992年阳光实验室的全部原始档案!“
会议室的白板已经被扩大了三倍,贴满了三个受害者的照片、时间线和关系网。文晶晶将档案袋里的文件倒在桌上,灰尘在阳光下飞舞。
“这些本该在档案馆,但我发现有人调换过记录。“她抽出一份发黄的调查报告,“看这个,原始事故报告上值班人员名单被修改过。原本那天晚上有四个人在实验室:林卫国、陈明远、周维安、郑东明...还有第五个名字被墨水涂掉了。“
张志军戴上手套,小心接过文件。在模糊的墨迹下,隐约可见一个“林“字。
“林?林卫国的家人?“
“我查了林卫国的亲属关系。“文晶晶调出电脑资料,“除了女儿林美琪,他还有个儿子,林建华,但在1991年——也就是事故前一年——就因'精神疾病'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精神病院?哪家?“
“市郊长青疗养院,但...“文晶晶犹豫了一下,“记录显示林建华1995年就出院了,之后下落不明。“
许篙明突然从资料堆中抽出一张照片:“这是实验室团队合照,站在林卫国旁边的是谁?“
照片上,五个穿白大褂的人站在实验室门口。除了已知的四人,最边上站着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面容清秀,但照片这部分被人用笔反复涂抹过。
“放大这个人的手部。“张志军敏锐地注意到一个细节。
文晶晶扫描放大照片。那个年轻人的右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戒指,戒指上的反光隐约形成一个眼睛形状。
“全视之眼...“罗小伟倒吸一口冷气。
“查这个人的身份。“张志军命令道,然后转向许篙明,“许教授,三个受害者都是被'审判'的,凶手下一步会怎么做?“
许篙明推了推眼镜:“仪式性连环杀手通常会回到原点。如果这是为林卫国复仇,那么下一个地点很可能是...“
“阳光实验室旧址。“张志军接过话,“那里现在是什么地方?“
“明远集团的老厂区,已经废弃多年。“文晶晶快速查询,“但有个奇怪的现象——过去五年,陈明远每月15号都会去那里,雷打不动。“
今天正是15号。
“集合人手,立刻出发。“张志军抓起外套,“罗队,申请特警支援;文晶晶,查林建华的所有资料,特别是体貌特征;刘小军,准备现场勘查设备。“
五辆警车呼啸着穿过城市,向郊外的老工业区驶去。张志军坐在头车里,反复翻看林建华可能的资料。文晶晶刚发来的信息显示,林建华曾是阳光实验室最年轻的研究员,专攻神经毒理学,1991年突然被诊断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入院。
“张队,“罗小伟放下对讲机,“特警五分钟后就位。厂区面积太大,他们建议先无人机侦察。“
“同意。“张志军点头,“凶手准备了三十年,不会没有防备。“
明远集团老厂区被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围着,大门上的锁链看起来很久没人动过。但张志军敏锐地注意到,大门内侧的杂草有被车轮碾压的痕迹。
“有人最近来过。“黄少良蹲下检查,“不超过24小时。“
无人机嗡嗡升空,传回实时画面。厂区中央的主实验室建筑门口停着一辆黑色SUV,车身上落着薄灰,但轮胎痕迹新鲜。
“车牌查到了,“文晶晶盯着平板,“登记在维安制药名下,但周维安死后车应该被查封了。“
“凶手在挑衅我们。“许篙明轻声说。
特警队长过来报告:“建筑有三个出入口,都已布控。热成像显示二楼实验室有一个人形热源,静止状态。“
张志军迅速制定计划:特警封锁外围,刑侦队带两名特警进入。他检查了配枪,深吸一口气:“记住,凶手可能是化学专家,极端危险。不要碰任何可疑物品。“
主实验室的门虚掩着,灰尘上有新鲜的脚印。张志军打手势让队伍停下,指了指脚印——两种尺码,一大一小。
“有两个人?“罗小伟低声问。
张志军摇头,用口型说:“同一个人,换了鞋。“
他们沿着走廊前进,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二楼实验室的门半开着,里面传出轻微的“滴答“声,像是某种仪器在运转。
张志军猛地推开门,枪口指向声源。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实验室中央的手术台上,郑东明的尸体被摆成坐姿,穿着白大褂,胸口刻着的“全视之眼“符号被涂成了金色。尸体对面是一个投影仪,正在循环播放一段模糊的录像:1992年的实验室,四个人围着一个昏迷的年轻人,其中陈明远正将一管药剂注入年轻人的手臂。
“这是...刑讯录像?“罗小伟震惊道。
“不,“许篙明声音紧绷,“是人体实验。那个年轻人就是林建华。“
录像突然切换,出现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坐在同样的实验室里。他面容消瘦但眼神锐利,声音异常平静:
“警察同志,你们终于来了。我是林建华,这是我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正义的毒药。它能让人在清醒状态下全身麻痹,感受每一分痛苦却无法反抗,就像他们对我父亲做的那样。“
画面中的林建华举起一个注射器:“陈明远、周维安、郑东明,他们用我父亲的氰化物研究资料申请专利,成为富豪。而我父亲被他们灭口,我被他们注射实验药物,变成'精神病'。“
录像突然中断,实验室的喇叭里响起林建华真实的声音:“张队长,请单独到地下室来。你有十分钟,否则整个厂区会被引爆。别担心,我只想要一个见证人。“
张志军立即下令所有人撤离,只留下通讯设备。“通知排爆组,“他对罗小伟说,“如果我十分钟内没出来...“
“张队!“罗小伟想阻拦,但张志军已经转身走向地下室楼梯。
地下室的门没锁,推开门,霉味混合着刺鼻的化学药剂味扑面而来。昏暗的灯光下,林建华站在一张实验台前,穿着整洁的白大褂,正专注地调整一台精密仪器。他看起来五十出头,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圆框眼镜,像个普通的大学教授。
“张队长,久仰。“林建华头也不抬地说,“请关上门,空气中的神经毒素我已经中和了,但外面的人还是不要接触为好。“
张志军谨慎地关上门,手没有离开枪套:“林建华,你已经报仇了,没必要再伤害无辜。“
“报仇?“林建华轻笑一声,终于转过身来,“不,这是净化。他们用我父亲的鲜血杀人,我只是用同样的方式审判他们。“
他指向墙上挂着的三枚金色徽章,每枚下面贴着一张照片:陈明远、周维安、郑东明。
“你知道'全视之眼'真正的含义吗?“林建华抚摸着徽章,“在古埃及,它代表至高神荷鲁斯的眼睛,能看穿一切谎言与罪恶。我父亲创立这个小组织时,本意是监督科研伦理...“
张志军注意到实验台上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年轻时的林卫国和两个孩子——年幼的林美琪和少年林建华。
“你妹妹自杀了。“张志军试探道。
林建华的表情第一次出现波动:“美琪不该介入的。她只想用法律惩罚他们,但我知道那没用...他们太有权势了。“他拿起一个注射器,“所以我改良了父亲的配方,让他们也尝尝被毒杀的滋味,就像他们对我父亲做的那样。“
“你利用了你妹妹?“
“我本想保护她!“林建华突然激动起来,“我让她撤诉,给她安排工作...但她发现了我的计划,想阻止我...“他的声音低下去,“她一直比我善良。“
地下室的灯光忽明忽暗,张志军听到头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特警正在布控。他需要拖延时间。
“林教授,你是个科学家,不是杀手。自首吧,你妹妹不会希望你这样结束。“
林建华的表情忽然平静下来:“张队长,你以为我来这里是打算逃跑吗?“他指向仪器,“这是我这三十年全部的研究成果,关于记忆与痛苦的分子机制。它会和我一起消失。“
他按下仪器上的一个按钮,地下室角落的显示屏亮起,出现一个倒计时:05:00。
“五分钟足够我讲完故事了。“林建华坐下来,“1992年10月15日,我父亲发现了陈明远他们在偷卖实验室的神经毒剂给境外组织。他准备举报,所以他们杀了他,伪造了事故现场。我当时在隔壁实验室,目睹了一切...“
张志军悄悄按下通讯器的紧急按钮,希望罗小伟能收到信号。
“他们发现了我,给我注射实验药物,让我产生幻觉,然后把我送进精神病院。“林建华的眼神变得遥远,“四年后我逃出来,改名换姓,一边打工一边自学...等待时机。“
倒计时跳到03:30。头顶的脚步声更密集了。
“林教授,停下来。“张志军向前一步,“你父亲不会希望你用科学杀人。“
“不,你错了。“林建华微笑,“我父亲常说,科学是真理之剑,能救人也能审判罪恶。“他拿起一个遥控器,“现在,请离开吧,张队长。出口在那边。我要去见我父亲和妹妹了。“
张志军没有动:“我不会让你自杀的。“
“自杀?“林建华大笑,“你还不明白吗?我已经晚期脑癌,活不过一个月了。“他指了指太阳穴,“肿瘤正好压迫记忆中枢,多么讽刺...我研究了一辈子记忆,最后却要失去所有记忆死去。“
倒计时01:15。通讯器里传来罗小伟模糊的声音:“张队...排爆...无法...“
“走吧,张队长。“林建华平静地说,“地下室有足够的防护,爆炸不会伤及无辜。我只是想销毁这些危险的研究...还有我自己。“
在倒计时归零前的最后一分钟,张志军做出了决定。他转身冲向出口,身后传来林建华最后的话语:
“告诉世人真相,张队长...这才是真正的正义...“
巨大的轰鸣声中,地下室的门自动密封。冲击波被完美控制在建筑内部,连灰尘都没有扬起多少。当排爆队破开入口时,只发现一堆精密仪器的残骸和一面完好无损的墙——那三枚金色徽章在火光中熠熠生辉。
三天后,法医办公室里,刘小军将最终报告交给张志军:“确认是林建华的DNA,死因是爆炸和氰化物中毒。有趣的是,我们在他的胃内容物里发现了高剂量止痛药,足够让他感觉不到痛苦。“
“他给自己准备了无痛的死亡...“张志军翻看报告,“就像他给那三个受害者的一样。“
“还有这个。“刘小军递过一个密封袋,里面是一枚小巧的U盘,“在废墟夹层找到的,防火设计,数据完好。“
U盘里是林建华的全部研究资料,以及1992年事件的完整证据——包括陈明远三人向境外组织出售神经毒剂的交易记录,和林卫国被谋杀的原始录像。
“足够定他们的罪了,虽然已经死了。“罗小伟感叹道。
张志军站在办公室窗前,阳光照在那三枚从现场带回的徽章上。结案报告已经写好,但他知道,这个案子留下的阴影会持续很久。
文晶晶敲门进来:“张队,刚收到检察院的确认,根据林建华提供的证据,当年涉案的境外组织成员已经被国际刑警通缉。“
“迟到的正义...“张志军收起徽章,“通知所有人,下午三点开会,总结这个案子。“
当会议室里坐满了专案组成员时,张志军将三枚徽章放在桌子中央。
“林建华案正式告破,但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他环视众人,“林建华留下的资料显示,那个境外组织还在活动,而'全视之眼'也不止这几枚徽章。“
许篙明突然开口:“林建华在录像中提到,他父亲创立这个组织是为了监督科研伦理。也许...我们应该继续这个使命。“
“什么意思?“罗小伟疑惑道。
许篙明推了推眼镜:“利用林建华的研究,建立一个合法的监督机制,防止类似的科学犯罪。“
张志军思考片刻,点了点头:“这个提议值得考虑。但首先——“他拿起徽章,“我们要找到其他可能存在的徽章持有者,赶在下一个'审判者'之前。“
会议结束后,张志军独自留在办公室。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夜空被霓虹染成暗红色。他拉开抽屉,里面静静躺着四枚徽章——三枚来自本案,一枚是陈明远案发现的。在灯光下,那些“全视之眼“仿佛真的在注视着他,见证着每一个决定,每一个选择。
正义有很多种形式,但作为警察,他只能选择法律这一种。张志军轻轻关上抽屉,拿起外套走出办公室。夜还长,城市里还有无数罪恶等待被揭露,而他们——刑侦大队的每一个人——就是这座城市的“真理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