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成本生活:如何让你的人生省钱又省力
- 何圣君
- 3040字
- 2025-07-07 13:55:54
1
金钱成本
低物欲也能获得高享受
为什么“抠搜”是你的必修课
你会通过什么来评判一个人是否富有呢?是他的穿着、吃的食物,还是他住的房子、开的车子?
很多人以为,所谓的富人,应该会有与众不同的消费品位。但实际上,你想要通过购买一些产品来表现身份是容易的,但想要有所成就,实现财富自由,并非易事。
那你猜,如果要用三个词来形容一些富人,这三个词会是什么呢?
答案可能让你大跌眼镜,因为这三个词是“抠搜”“抠搜”“抠搜”!
01 抠搜!抠搜!抠搜!
比如,“股神”巴菲特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巴菲特不仅身价早就超千亿元,并且经常荣登世界第二富豪的宝座,但他却以“抠搜”闻名。有时,他会和别人打趣:“如果今天公司的股价上涨,我就买3.17美元的早餐;如果股价下跌,哈哈,那我就买2.95美元的。”
不仅如此,据说有一年,这位世界第二富豪请当年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吃饭。前者居然从钱包里掏出两张麦当劳的优惠券,然后在后者的目瞪口呆之下,买了两份打折的汉堡套餐。
有人说,这事儿估计能让巴菲特被盖茨吐槽一辈子。可是,巴菲特不是个例。《邻家的百万富翁》的作者之一托马斯·斯坦利发现:超过50%的富人并不住豪宅,而就住在很多普通人的隔壁。他们买的衣服也不是很多人想象的价值数千美元,很多富人最贵的衣服售价不到400美元,而且还是其为了出席重要的场合,才一咬牙一跺脚,“斥巨资”购买的。
那鞋呢?不是说看人先看鞋吗?鞋应该很重要,富人们应该很重视吧?可斯坦利教授调查的数据显示:50%的富人在鞋子上的花费从来没超过140美元,25%甚至没花费超过100美元,只有10%的百万富翁会为了买一双鞋花费超过300美元。而那些购买价格超过300美元的高档鞋子的消费者,则主要是那些不怎么有钱的人。
再来看看手表。在不少人的认知中,很多富人尽管在衣食住行上都很低调,但他们总会配一块好表。你也是这样想的,对吧?但是对不起,调查结果又要让你失望了。因为高达50%的富人,这一生都没买过价格超过235美元的手表,其中25%从没买过价格超过100美元的,更有10%居然从没买过价格超过47美元的。
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我真为自己2010年在瑞士旅行时,和爱人在导游的怂恿下各买了一块150欧元左右的天梭手表而感到汗颜。
读到这里,我估计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富人的“抠搜”,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吝啬,而是一种通过耗费较少的资源来获得满足感的能力。
更何况,“抠搜”还是相对于浪费而言的。
比如,你买了很多9.9元包邮的东西,这是“抠搜”吗?如果你将它们买回来之后却不使用,导致有些食品过期,只能被扔掉,或者一些小物件仅使用了几次就被放在角落里积灰。这种行为就不是“抠搜”,而是真正的浪费。
所以,“抠搜”不仅不可耻,反而是一种让个人变得富有、避免浪费的能力。
是的,“抠搜”是你的一门必修课。
02 不要做“高收入穷人”
说完了富人的“抠搜”,我们再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来聊聊什么是“高收入穷人”。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一句话: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很可惜,尽管这句话加了感叹号,尽管它说得如此斩钉截铁,但它说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为什么?因为它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赚钱是为了什么?
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里这样写道:很多人在拥有一份高薪工作后,开始买房、买车、买奢华的家具和包包,以及度假旅游。可为了负担这些,就要花费大量金钱。于是,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老板能给自己升职加薪。可悲哀的地方在于:这些人,不知不觉,陷入了老鼠赛跑的境地却不自知。
终于,一些人开始觉醒。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他们意识到,老鼠赛跑是穷人的游戏,而自己赚钱的真正目的,是实现自由!
什么是自由?
自由是周一你一觉睡到10点,出门后一路通畅,接着11点走进办公室,和大家大声说一声“大家上午好”而不会觉得羞愧的权利;也是你突然想要提前下班,和办公室里的同事毫无心理负担地说声“再见”,然后大摇大摆地走掉的权利;还是在四月中旬,你想要避开“五一”假期的人流量高峰,提前前往旅游景点,而不用担心请不了假的权利。
简单来讲:自由,就是不想干什么的时候,就不干什么的权利。
可是,大多数“高收入穷人”却被困在自己的工位上。他们不敢迟到、不敢早退、不敢请假,甚至连上个洗手间都不敢花费太多时间。因为他们太需要每月的工资,太需要用它来养活自己或子女。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实现自由呢?
关于自由,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衡量标准:你的被动收入,也就是你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也无须直接参与商业活动就能自动获得的收入,能覆盖你的日常开销,甚至超过你的工作收入。
当前,如果你的被动收入提高计划(这是我在后续作品中要和你讨论的内容)尚未开始实施,你能否先通过习得“抠搜”这种能力,来尽可能地降低你实现自由的门槛呢?
03 测一测你的自由潜力
为了让你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自由潜力,我特地为你准备了一个简单好用的评测方法。
这个评测方法和你现有资产的绝对值无关,而是和你目前的实际净资产(指一个人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净值)、年收入以及年龄有关。它需要你计算自己的理论净资产,如果你的实际净资产大于理论净资产,说明你有较大的自由潜力。
理论净资产=年龄×年收入÷10
假设你今年30岁,年收入是15万元,那么30岁×15万元÷10=45万元。也就是说,在当前,包括固定资产在内,你应当拥有45万元的理论净资产。
如果你的实际净资产大于45万元,那么恭喜你,尽管你现有资产的绝对值并不算大,但你已经走在了同龄人的前列,你更有可能成为富人,很快实现自由。
同样地,假如一个40岁的职场人士的年收入是你的2倍——30万元,哪怕他的实际净资产是100万元,他的自由潜力也比不过你,因为他的理论净资产是40×30÷10=120万元。这说明他还没有获得“抠搜”这项能力,他应该赶紧阅读本书。
好了,理解了自由潜力,那下一个问题又来了。
如何在5年后,让自己拥有较大的自由潜力呢?
答案是:打好“聚财防守仗”。
04 打好“聚财防守仗”
当被问到下面3个问题时,大多数富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你自己“抠搜”吗?
你的父母“抠搜”吗?
你的另一半“抠搜”吗?
是的,对大多数富人来说,他们不但自己“抠搜”,他们的父母和另一半也“抠搜”。这或许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反映吧。早在1996年,全球财富研究专家托马斯·斯坦利教授就进行过统计,相关数据显示:95%的百万富翁是已婚人士,70%的富裕家庭里,尽管女性在工作中表现优异,但不得不承认,男性贡献了80%的收入。
类似现象国内也存在:大部分富裕家庭中的男性打好了“创收进攻仗”,创造了比普通家庭高不少的收入。
但更重要的是打好“聚财防守仗”。如果你或者你的配偶是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除非撞大运,否则你的家庭很难实现富裕,走向自由。如果你或者你的配偶在“抠搜”这项能力上进行过刻意锻炼,那么财富的大厦就有了基石,防守的堡垒也将更坚固。
所以,如果你的配偶是一个“抠搜”能力拉满的人,你将非常幸运;如果你能从今天开始刻意锻炼“抠搜”这项能力,那么你的家庭在未来就会有很大的概率实现自由和富足!
05 最后的话
该省省,该花花,勤俭“抠搜”会持家!
第一,所谓“抠搜”,不是吝啬,而是一种通过耗费较少的资源来获得满足感的能力。
第二,赚钱的真正目的是实现自由。而自由,是不想干什么的时候,就不干什么的权利。
第三,为了实现自由,你的被动收入需要覆盖你的日常开销,甚至超过你的工作收入。而在实施被动收入提高计划之前,你可以先习得“抠搜”这项能力,尽可能地降低你实现自由的门槛。
第四,如果你的实际净资产大于理论净资产,说明你有较大的自由潜力。
第五,为了打好“聚财防守仗”,从今天开始,请刻意锻炼“抠搜”这项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