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逻辑树状图

基本概要
“逻辑树状图”是先将事物拆解后再思考,全面厘清整体与部分的框架。我们会在这个步骤,将一开始设定的问题拆解为多个因素。
在逻辑树状图中,越靠右侧(阶层较低的概念)的资料会被拆解得越具体,越靠左侧(阶层较高的概念)的数据则会越精简。逻辑树状图包括厘清问题所在的“What树”“Where树”,以及带领我们摸索解决方案的“How树”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疑问词来分类树的用途。下面我将介绍以分析问题原因为目的的“Why树”该如何运用。

使用方法
[设定问题]设定位于逻辑树状图顶点的问题。请将已发生的问题或事实如实写下(例如“网络客户数量下降”等)。
[列出主要原因]针对已设定的问题提出“why”,列出可能导致问题的主要因素。在最初的层级不用拆解得太细,只需掌握大致分类、有几种可能原因即可。
[细分原因]针对步骤
列出的原因继续提出“why”,细分每个原因并深究。如有需要,可重复本步骤。
[整理树状图]相关原因全部列出后,请确认每个因素的关联是否有逻辑,层级高低是否无误。此时必须格外留意层级是否上下颠倒,以及同一层级内的每个因素规模大小是否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