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2 整理问题

整理列出的问题与搜集的资料

找出问题后,接下来就要进入整理问题、设定课题、讨论解决方案的步骤。不论问题大小,整理信息的抽象度与关联性都是商务场合不可或缺的能力。现在,就先弄懂逻辑树状图和MECE等框架的基本概念。

整理问题的基本流程

整理问题的基本流程是:①确认STEP1列出的问题没有遗漏→②分类→③有逻辑地加以整理。

整理问题时,最重要的是仔细思考资料的抽象度(或具体度),再着手进行整理。不仅是个人思考问题时,在多人对话时这一点更为重要。例如在讨论时,一方针对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发表意见,但另一方却针对具体业务层次的问题陈述想法,这样是不会有交集的。相信这正是老板和员工之间常见的想法落差吧!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针对问题讨论时,必须让所有人发言的“抽象度(或具体度)”维持一致。通过接下来介绍的逻辑树状图,可以将数据的抽象度,也就是把数据的“层级”和“关联性”加以整理,并使其可视化。

整理问题时必须随时留意是否“遗漏、重叠”

整理问题时,必须留意数据是否有疏漏或是重叠。不遗漏、不重叠地整理数据的方法,称为“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这是运用框架时不可或缺的大前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上图是MECE的视觉概念。最左边是没有遗漏、没有重叠的状态,而右边三个则是出现遗漏或重叠。倘若出现遗漏,就可能在对问题不够掌握的状态下做决定,出错的概率便会升高。假如出现重叠,就表示想法可能有所偏颇,或把时间耗费在不必要的分析或讨论上,导致成本增加。使用框架时,请随时提醒自己必须做到没有遗漏、没有重叠。尤其是遗漏,一旦在某个步骤出现遗漏,很可能会在没察觉的状况下继续进行,因此格外需要注意。

设定课题,讨论解决方案的方向

在这个步骤,逻辑树状图的主要功能是整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而课题设定表单的主要功能则是针对问题设定课题。深究问题的根源,厘清问题的原因与结构之后,就来讨论为了解决问题而应采取的措施,以及解决方案的具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