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以终为始
策略销售模型就像一组齿轮,齿轮的最终运转方向就是目标所在的方向,齿轮每转一圈,就会更靠近目标一点。这里所说的目标是指单一销售目标,它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拿下订单”,背后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对指挥官来说,小到一场战斗,大到一场战争,在正式开始之前,都要有一个目标。要么攻占一个山头,要么阻击敌人,要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有了目标,打仗就不再是打遭遇战,而是为达成目标而精心设计的行动。比如,若要打阻击战,就要在要塞上阻击敌人,完成任务后就撤退;若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要追着敌人打。一切以达成目标为宗旨。
有了目标,指挥官就能知道应该如何部署兵力,如何选择进攻路线,何时结束战斗,更重要的是,还能知道无法达成目标时应如何调整。所以,策略应该根据目标来制定。没有目标的行动叫盲动。
这似乎很好理解,但是很少有销售人员会这样做。大部分销售人员的目标只有一个:将订单做成。换句话说,做成订单就是其唯一目标。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绝大多数销售人员都有业绩目标,但是他们对具体的订单却没有目标。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销售人员把客户的采购目标当成了自己的销售目标,客户买什么,自己就卖什么,客户要买的东西和预算就组成了自己的销售目标。
这听起来很符合“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但是大错特错。跟着客户走,基本上意味着跟着竞争对手走,无异于把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交给了竞争对手。这是“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表现,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客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当你把“做成订单”作为唯一目标时,往往就是你做不成订单的开始;相反,如果你能主动设计SSO,就是在为赢单打基础。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看下面几种销售场景:
●如果客户要买的产品或服务中有些是你的强项,有些是你的弱项,如果你的目标是切割客户的需求,只卖给他你的强项,那么你很容易成功;如果客户买什么你就卖什么,那么你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攻击。
●如果你获得了总公司的人的支持,但是下面的分公司没有人支持你,而当前需求是分公司的需求。这时,你只要想办法让总公司也购买你的产品或方案,这样总公司的人就可以参与进来,事情就好办多了。反之亦然。
●如果你的目标是今年12月拿下订单,但是客户想推迟到明年,你就应制定销售策略说服客户提前签约。
如果你没有目标,而客户是有目标的,并且客户的目标往往是被竞争对手引导的,那么,你也会被竞争对手引导。在大单销售中,客户几乎不可能脱离供应商单独制定采购目标。
退一步讲,即使没有被竞争对手引导,客户的目标也不能作为你的目标,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于你要卖的东西,你应该比客户更专业。你需要帮助客户修订目标,让客户获益,同时在修订的过程中,你也能找到制胜的策略。
反之,如果在订单运作之初,你设定了属于自己的目标,那么在整个订单运作过程中,你的所有销售动作就可以以这个目标为核心展开了。这就是以终为始的思想,也是策略销售最重要的思想之一。